郭強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慾凸顯殖民、世代、血緣的錯位關係。對他而言,只有同性之間那種相濡以沫的慾望或禁忌,才真正直搗殖民與被殖民者之間相互擬仿(mimicry)②的情意結。誰是施虐者,誰是受虐者,耐人尋味。《惑鄉之人》也是一部具有鬼魅色彩的小說。真實與靈異此消彼長,與小說裡電影作為一種魅幻的媒介互為表裡。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郭強生經營同志題材的野心。他一方面呈現當代、跨國同志眾生相,一方面從歷史的縱深裡,發掘湮沒深處的記憶。當年以《作伴》《傷心時不要跳舞》知名的青年作家儘管異性愛情寫起來得心應手,但下筆似乎難逃啼笑因緣的公式。閱讀《夜行之子》《惑鄉之人》這樣的小說,我們陡然感覺作家現在有了年紀,有了懺情的衝動。他的故事誇張豔異之餘,每每流露無可奈何的淒涼。他不僅訴說熾熱的愛情,更冷眼看待愛情的苦果。荒謬與虛無瀰漫在他的字裡行間。隱隱之間,我們感覺這是“傷心”之人的故事,彷彿一切的一切不足為外人道矣。
*
也許正是這樣“傷心”的著書情懷,促使郭強生短短几年又寫出另一本長篇小說《斷代》吧。不論就風格、人物,以及情節安排而言,《斷代》都更上一層樓。《夜行之子》儘管已經打造了他同志三書陰鬱的基調,畢竟是片段組合,難以刻畫人物內心轉折深度。《惑鄉之人》雖有龐大的歷史向度,而且獲得大獎(金鼎獎)的肯定,卻過於鋪陳主題和線索,寓言性大過一切。在《斷代》裡,郭強生選擇有所不為。他仍然要訴說一則——不,三則——動聽的故事,但選擇聚焦在特定人物上。他也不再汲汲於《惑鄉之人》式的歷史敘事,但對時間、生命流逝的省思,反而更勝以往。
《斷代》的主人翁小鍾曾是名民歌手,轉任音樂製作人。小鍾也是愛滋病陽性帶原者。早在高中時期,小鍾在懵懂的情況下被同學姚誘惑了。小鍾暗戀姚,後者卻難以捉摸,而且男女通吃。多年以後兩人重逢,一切不堪回首。有病在身的小鍾萬念俱灰,而姚婚姻幸福,而且貴為“國會”要員。但事實果真如此麼?
與此同時,臺北七條通裡一個破落的同志酒吧發生異象。老闆老七突然中風,酒吧里人鬼交雜。小說另外介紹超商收銀員阿龍的故事。阿龍愛戀風塵女子小閔,但是對同志酒吧的風風雨雨保持興趣,陰錯陽差地捲入老七中風的意外裡……
如果讀者覺得這三條線索已經十分複雜,這還是故事的梗概而已。各個線索又延伸出副線索,其中人物相互交錯,形成一個信不信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