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太平血 !
不得不說蕭雲貴還是很佩服日本人虛心求教的精神,川路聖謨和一行使團人等恭敬而且不恥下問的態度讓蕭雲貴滿足了一把虛榮心,畢竟太平軍的強大讓滿清感到的只是恐懼並帶來的只有咒罵,而英法美等列強雖然驚訝於太平軍的強大,但他們只覺得太平軍是學習了他們才如此的,英法美等西方國家的人只會敬佩真正在戰場戰勝過自己的人。
而日本人的謙遜和恭禮讓西王大大的滿足了一把做老大的癮,至少日本人只會稱頌蕭雲貴是太平軍的賢王,而不會像英國人那樣說他是中國的威爾士親王。同時,日本人也讓蕭雲貴看到了真正的儒家求學精神,那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在中國幾個世紀的異族統治下已經蕩然無存,整個國家的儒生都在為功利的出仕而讀書,講的都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滿清的儒生們卻忘記了儒家真正的求學問道和經世致用之精髓所在。
假如滿清治下的儒生們能有日本人求學精神的一半,也不至於會被列強欺負成這個樣子,更不會被太平軍打成這個樣子。那是因為滿清一開始就在閹割真正的儒學,把它變成統治讀書人和天下人的工具,而並非真正的儒學治國之道。真正的儒學治國並非僅僅是三綱五常,缺少了經世致用和求學問道之後,滿清的儒學就變成後來國人花了幾十年才擺脫的封建思想。可惜國人在擺脫這種思想之後,卻發現沒有儒學的中國人還能稱為中國人嗎?於是乎在蕭雲貴穿越前的那個時期,國人們又開始重新學習儒學,希望能夠把儒學重新給找回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曾今向世界傳播儒學的民族悲劇。
反觀日本,他們雖然有時候偏執而且狹隘,但不可否認他們卻一直繼承著儒學求學問道和經世致用的精髓。所以日本後來幾經沉淪依舊能夠站起來,卻並非僅僅是日本人的堅韌所能解釋的。
在見識到日本人的這種求學精神之後,蕭雲貴開始擔心自己的計劃能否實現。畢竟日本倒幕派那幾個大佬才能更加的強大,不用些非常手段。只怕幕府還是爭不過倒幕大軍的。
於是蕭雲貴在和川路聖謨討論完幕府的改良問題之後,微露可以派人到日本親自指導幕府改良的意思,這讓川路聖謨大喜過望,畢竟有太平天國的人親自到日本指導好過自己只學了些皮毛就回去的好。
既然談到了派人到日本去,就涉及到了兩國的邦交問題和合作關係問題。讓蕭雲貴沒有想到的是,川路聖謨表示回去一定稟告幕府太平天國的現狀,並非常願意上疏幕府。請求幕府承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