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機N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年大豐收的自留地就是最好的證明。
阿蕪覺得自己之前一定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明明“葉蕪”記憶裡關於小學的內容都已經模糊了,可當翻閱這些課本時,阿蕪的腦海中都會浮現相對應的答案,甚至還有許多拓展的,小學課本中不存在的內容,就好像她生來就會這些東西。
這不是阿蕪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就好像在做菜的時候,她總是會下意識地想到這道菜要是能夠加點豆豉就好了,那道菜要是能夠加點白胡椒就好了,可“葉蕪”的記憶中,根本就不存在這兩種調味料。
阿蕪還像婆婆和大嫂打聽過,她們也不曾聽說過這樣名稱的東西。
阿蕪沒有糾結自己的來歷,卻因為自己生來就會的這些東西開心,對於她來說,熟悉小學的教材就意味著她能夠勝任這份工作,阿蕪還是有些較真的,既然她選擇當公社老師,每個月領取這份工資,她就想要把這個工作給做好。
於是,阿蕪就成為了全校唯一一個自備教案,認真上課的老師。
公社的其他老師也不生氣,對於他們來說,阿蕪願意教課,省了他們很多不必要的功夫,阿蕪能夠教好,是她的本事,阿蕪教的不好,對於這些將來總是會變成農民的孩子來說也沒什麼損失。
這些老師還巴不得阿蕪一個人將所有課程都上完了,這樣他們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的事情上。
對此阿蕪也不計較,安安心心只做自己份內的事。
任何年代任何環境都不缺乏想要上進的人,公社小學的學生裡,就不乏真心想要學習,並且透過唸書改變生活的孩子,以前沒有機會的時候,他們更多依靠每個月可能才七八節的正式課程,以及私下找老師解惑的方式學習,現在葉蕪出現後,這些學生更是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求學精神。
認真的孩子會讓老師充滿成就感,現在的阿蕪大概就處於這樣的狀態,於是她花費更多時間自編習題,自編教材,甚至時常會教一些課本上沒有,卻同樣重要的知識。
只是這樣一來,阿蕪花在兩個孩子身上的時間不可避免減少了許多,這可氣壞了兩個孩子。
“你現在不陪我,過幾天,我就能夠長那麼、那麼大。”
壯娃口吃不清地念叨著,還用手比劃了一個超級大的圓,這個動作廢費了壯娃不少力氣,可把他累壞了。
“等我那麼大、那麼大的時候,我就是、就是大人了,不給親,也不給抱了。”
馬上就要三歲的孩子早已有了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