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叫大明撥亂反正,不再重走先前的老路,就必須要重視教育,培養人才,且不能侷限於儒家思想那一套。
新學是這般。
軍校是這般。
宗學是這般。
崇禎皇帝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來支撐起他的構想和謀劃,重建支撐起大明的樑柱,或許要很長時間,但崇禎皇帝有足夠的耐心和精力。
“果真和預想的一樣,京畿衛戍的調整,在朝傳播開來,就會引起風波啊。”崇禎皇帝面露笑意,倚靠在龍椅上,放下手中奏疏,對王承恩說道:“看看朝中這些大臣,蹦躂起來的有多少。
即便是內閣這邊,提出反對的也不少。
可惜在這件事情上,朕不想跟他們浪費口舌,想用兵部來進行掣肘,那他們的主意算是打錯了。”
“還是皇爺英明神武。”
王承恩拱手說道:“知曉外朝那幫文官,一上來會有什麼手段,來阻撓京畿衛戍的調整駐防,所以才從內帑調撥糧餉。
這樣一來的話,軍機處所領的差事,就失去了制約性,只要一應謀劃部署,都能平穩落實的話,那京畿衛戍必然堅若磐石。”
“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啊。”
崇禎皇帝將奏疏丟到御案上,站起身來,理了理龍袍,微笑著說道:“等這些謀劃部署都落定了,才能下此定論。
在此期間,內帑所撥糧餉,必須及時跟進到位,切勿出現任何延誤。
尤其是裁撤衛所、整頓各鎮駐防軍等事,敢因為糧餉的拖欠,必然會叫京畿一帶,鬧出嚴重的兵亂的。
這是朕絕不願看到的。”
“奴婢明白。”
王承恩忙作揖應道。
內帑的絕對充沛,內廷有司的整頓釐清,叫現在的崇禎皇帝,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文官群體的掣肘。
兵部不做事,那整頓大明軍隊,就玩不轉了?
崇禎皇帝可不這樣看。
有孫祖壽、毛承祿、孔有德這批武將在,針對京城和三大營的調整駐防,崇禎皇帝沒任何可擔心的。
至於薊密永三協衛戍區域,馬世龍、侯世祿、趙率教、尤世威這批總兵官,雖說武職上有升有降,然而在其他方面,崇禎皇帝卻給予照顧和倚重,特別是他們的子嗣,全都招進皇家軍事學院,那忠誠度亦是有保證的。
為調整京畿衛戍駐防,崇禎皇帝忍耐了快一年,各方謀定以後,才蓄勢待發的強勢出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