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寒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像樣的傢俱。
石板村靠近縣城,不算偏遠山區,這邊通電比較早,但家裡也只扯了一根電線,每個房間裝了一個五瓦的電燈泡,比起煤油燈來,聊勝於無。
至於家用電器,一樣也沒有。唯一帶電字的,就是那個老式的手電筒,用兩節一號大電池,方便走夜路、夜裡到屋外上茅房用。
李雲海本來想多攢點錢,拿回家來,把家裡的房子翻修一新,結果他的錢,全部存死在貨裡,他身上只有兩千多塊錢,想翻建房子肯定少了。
他家人口多,新房面積建小了不實用,在他的設想中,至少也要建一排五間房。中間是堂屋,兩邊各建一個三室兩廳帶廚衛的套間,建兩到三層樓才夠用。
在農村,80年代的時候,建一座幾間房的磚瓦屋,也是需要幾千塊錢的,是很大的一筆花銷,畢竟那時候人們賺的工資比較少,幾千塊錢相當於是一個天文數字,大多數家庭都拿不出來,也就無法翻建老屋。
李雲海經歷過這個年代,他大概知道,這年代的磚瓦房屋造價並不便宜,從鋪設宅基地到上樑封頂,再到粉刷、安裝水電,花錢的地方很多。如果紅磚不是自己燒製的話,花的錢就更多。
建一座小房子,也要花三五千塊錢。
像他夢想中的那種大房子,裝修好一點的話,起碼要花兩萬塊錢。
所以,他暫時也就不談房屋翻建的事,等賺到大錢了再說。
李雲海知道家裡沒有什麼好菜,在縣城經過永興菜市場時,稱了幾斤肉回來,他拿出來交給母親和大妹去煮。
李德明問兒子:“你分在縣裡的機械廠,哪天去上班?工資有多少?”
李雲海想了想,覺得自己辭職下海的事情,暫時不要告訴家裡人的好,父母肯定不會同意,他想辭職的話,只怕要多許多曲折艱難。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乾脆辭職,破釜沉舟,斷了自己的退路,背水一戰,好好下海經商。
以他的能力和水平,在這個廣闊的天地間,總能混出一點模樣來吧?
李雲海告訴父親,自己後天去上班,每個月32塊錢。
他又說,這個月他在省城搞修理,賺到了2000多塊錢。
說著,他拿出2000塊來,放在父親手裡,說道:“爸,你拿著用。給家裡添置些傢俱、農具、電器啥的。弟弟妹妹馬上要開學,也要許多的學雜費。”
大妹在讀高中,老三讀初中,老四馬上也要升初中。五妹最年幼,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