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職就能到九卿。
觀袁渙處理尚書檯政務,不可謂不精細,但一個士族名門出生的官N代,卻愣是看不上公卿士族,作為尚書令,位處中樞,不能平衡朝廷內外上下,日常激化矛盾,甚至親自擼袖子下場,經常把幾位老大臣噎得下不來臺,就有點不合適了。
然其人剛正不阿,才能卓越,又有仁愛之心,出任一方,倒能讓人放心。
“漢陽,不止風俗複雜,更兼位處要地,收復不難,說不定都不必多動刀兵,為難之處便在其治,這一點還請曜卿辛勞。”
“定不負太尉之望。”袁渙斬釘截鐵的應下,“若無事,渙也告辭了。”
他倒也並非全不懂為人處事,知道今日特被留下,是為漢陽太守,話說完當即告辭,尚書令何人繼任都不問。
他不問,荀柔卻要說,他準備上書請命的繼任者,就是堂兄荀彧。
實在找不到比堂兄,更適合坐鎮中朝的人了,光想到堂兄繼任尚書令,他的心都穩當了一分。
“早聞荀君王佐之名,為尚書令定勝於渙。”袁渙對於認可才華之人,態度還是相當親切的,當即邀請荀彧就去商議尚書檯交接事宜。
如此,屋中就剩下荀柔和大侄子了。
“我意讓太尉府群吏隨軍出征,公達以為如何?”荀柔放下盞道。
“長安總能安穩一分。”荀攸平靜回答著,將盞接過來,把藥倒回壺中溫熱,“聽聞叔父四五日不食。”
荀柔唇角倏然繃緊,“我是脾胃陽虛,又食生冷再傷,故脾胃難以運化,食則必嘔,當要清餓幾日,以復脾胃陽氣,並沒有其他意思。”
荀攸沒有回答他的爭辯,將重新加熱的藥,倒回盞中,遞過去。
“我可不急著追趕父親,咳咳。”荀柔端起盞一飲而盡,辣得直皺眉。
關於醫理部分,他不是胡說,脾胃陽虛不化飲食,所以方藥中加了重量附子、肉桂、吳茱萸,相當辛辣,且不是辣椒那種辣嘴,而是辣喉嚨。
荀攸又倒了一盞清水遞給他,“小叔父真明白?”
荀柔回看他,語氣帶上一縷難以遏制的火氣,“當然明白。我已以太尉身份下令,不許阿兄回來奔喪。”
荀攸微微一愣。
“宮中傳令,陛下欲來祭奠,已在路上!”府中僕從來報。
荀柔與荀攸四目相對,方才心情散了,露出一個無奈苦笑,伸了伸手,“還請公達助我一臂之力。”
別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