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七 艱難時刻 (第2/3頁)
指留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消耗,讓英國皇家空軍有經驗的飛行員快速減少,飛機制造廠24小時連軸轉製造出來的飛機,放在機庫裡無人駕駛。
由於德國空軍人多勢眾,人數處於劣勢的英國飛行員起飛攔截的次數是德國飛行員的2至3倍,所有飛行員疲勞不堪,很多人剛降落,來不及喝水吃飯,就躺在加油的飛機旁的草地上呼呼大睡。
頻繁起飛讓皇家空軍飛行員疲憊不堪,幾乎到了人體承受的極限。
在地面上,機場勞務隊不分晝夜地修補,被轟炸過的基地和機場,這樣做大多數是徒勞的,因為每當機場勞務隊剛把機場跑道修好,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就會飛來再次把它犁一遍,但即便如此,機場跑道還是得修好,以保證需要時,皇家空軍的戰鬥機可以順利起飛降落。
這段時間英德雙方的戰報都在吹牛,公佈戰報是戰爭中的一種心理戰。
交戰雙方往往都會把自己的戰報說得很大,損失說的很小,鼓舞己方士氣動搖敵人軍心。
在統戰戰果時,各個作戰單位往往都會把自己的戰果說的大於實際,討上司的歡心,對於這一點,無論是英國還是德國的高層領導,心裡都是很清楚的,只不過由於某種原因不願能說破而已。
朱麗婭·克里斯特娃每天奔跑在盟軍機場和報社之間,為英國人民報道振奮人心的戰鬥,泰晤士報的報紙每天刊登英國空軍英勇的壯舉,報紙幾乎每天賣到脫銷,大大鼓舞了英國人們的鬥志,她的知名度在英國家喻戶曉。
戰爭開始,為了振奮英國國民的信心,很多技藝精湛的教官飛上了天空,和德國人展開一對一的空戰。
到了空戰的中期,由於英國飛行員嚴重短缺,再加上各飛機場以及空軍學校遭到德國轟炸機的嚴重破壞,所以航空學校便被搬到了倫敦等大城市,比飛行員還要珍貴的教官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倫敦市區培養出更多的飛行員。
希特勒和戈林之前有過命令,任何戰鬥機或轟炸機不得光臨倫敦等英國各大城市的上空。
實際上,英國的高層迫切希望德國的空軍能夠轟炸倫敦等大城市,減少德軍對於飛機場以及雷達站的攻擊,給皇家空軍帶來喘息之機。
但希特勒和戈林明確對空軍有過指示,絕不允許轟炸倫敦以及各大城市,不允許發起恐bu式襲擊,他們的目標是直接摧毀英國皇家空軍的防禦力量,以及英國的民心,而不是發生大tu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