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七 艱難時刻 (第3/3頁)
指留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非常時期,周至寒培養飛行員的模式也不一樣。
大不列顛英德之戰與中日空戰不一樣,中國國土遼闊,有很大的縱深度,中國人民可以對日本展開持久戰,把萬惡的小鬼子拖入深淵,而且中國的飛機場可以隨時搬遷到人煙稀少的地方,躲避日本空軍的轟炸,有很大的防禦彈性。
而倫敦國土面積狹小,德國空軍可以集中用兵,英國空軍只能硬碰硬,飛行員損失慘重,所以迫切需要更多的飛行員駕駛飛機迎戰德國人。
在朱麗婭·克里斯特娃每天鼓舞人心的宣傳下,很多英國熱血沸騰,愛國的年輕人應召入伍,參加空軍。
為了鼓舞士氣,年輕的英國女生也參加了空軍,只要國家需要,她們隨時也能像男人一樣飛上藍天。
此時的雙方空戰進入白熱化,而英國也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很多十八九歲的飛行員已經是老兵了。
此時培養飛行員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曠日長久,所以非常時期,周至寒被迫無奈用非常的培訓手段,即所有飛行員不需要學習任何理論知識,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加上身體合格,新飛行員入伍的第一天就被教官們帶上飛機起飛,單刀直入的學習起飛,降落,駕駛,射擊各種基本技術。
隨著空戰的不斷深入,皇家空軍飛行員的損失越來越大,接近無法承受的邊緣,很多總共飛行時間加在一起,只有十幾個小時的年輕飛行員,就駕駛著戰鬥機飛上了天空。
這一幕,和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始之後,年輕的中國空軍極其相似。
喜歡空戰之王請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空戰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