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鈞都將卸任國務總理,並且已經忙於做移交準備工作。
宋案研究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研究者往往脫離基本歷史事實進行空洞分析,這一點在分析所謂趙秉鈞主謀殺宋動機時,體現得最為充分。研究者將趙主謀殺宋的原因歸結為宋主張政黨內閣對趙“長保”總理權位構成威脅,實際上是以趙欲“長保”其總理權位作為內在動機的。然而,迄今為止,所有的研究者都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宋教仁被刺恰好發生在臨時政府即將結束,正式政府準備建立之時,趙秉鈞本來就將結束國務總理任期下臺。換言之,宋教仁被刺與否與趙秉鈞能否“長保”總理權位並無關係,說國民黨主張政黨內閣威脅趙秉鈞“長保”總理權位,不過是個偽命題。諸多事實證明,趙秉鈞早已在做權力移交的準備工作。還在2月底3月初,他就對人宣言:“我非凡贊成黃克強組織內閣,讓他試試滋味,大約捱過幾個月的罵,克強即萬不能忍矣。”又自述心曲道:“譬如一個機器,那裡能時時刻刻的輪轉。我的機器已經用壞了。人到幹不了的時候,那怕外國皇帝招駙馬,其如神力不及何?”[184]3月7日《大公報》載:“趙總理以正式國會瞬將成立,無論將來內閣如何組織,決計辭職。日內已面告國務院內部人員,所有經手事件,分別清理。其重要之件,自不能一概擱置,然亦宜先為交替之預備雲。”[185]3月10日《正宗愛國報》亦轉述國務院內部人言道:“趙總理因正式國會瞬間成立,隨即組織正式政府,臨時內閣當在取消之例,昨特交諭秘書廳,轉飭機要、文書、庶務等科,將各項要案早為檢定,分別列表呈閱,將來應如何交代之處,自當妥擬辦法,以便屆時移交云云。聞張秘書長(即張國淦——引者)奉諭後,已轉飭各科遵照辦理。”[186]3月14日《時事新報》又有訊息說,趙秉鈞“擬於臨時政府終了時,交代清楚”,因此於“日前特飭國務院秘書廳轉飭機要、庶務等四科,趕速清理案件,將臨時政府期內可以辦結者,開單呈閱,分別施行;其事關重大,一時不能實行者,亦須詳為檢查,逐類檢齊,以便屆時交代”。[187]由此可見,趙秉鈞對於臨時政府總理並無戀棧之意,既然如此,他如何能有為了“長保”總理權位而刺殺宋教仁的想法呢?
第二,趙秉鈞對正式政府總理並無覬覦之心,袁世凱心目中正式政府總理最合適的人選也非趙秉鈞。
刺宋案發生前,正式總統選舉雖然尚未舉行,但輿論多認為袁世凱是最有力的人選。由當時趙秉鈞所言所行可以看出,他對正式政府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