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清朝如何把疆域推向極致1 (第1/3頁)
許我多吃不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朝如何把疆域推向極致?】
清朝裡,李白和杜甫二人的粉絲多如牛毛,就連乾隆皇帝都是杜甫的死忠粉,還曾為他寫過一首詩——《杜詩》。
詩中寫道“杜詩於我有何緣,每一見之不忍舍。寒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風足消夏。”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乾隆對杜甫的喜愛,寫下詩後經常研讀,不捨得放下,並且認為杜詩在不同的季節都能給他帶來獨特的感受。
此時的乾隆還沉浸在杜甫悲慘的的遭遇中久久不能平靜,直到身邊的太監提醒天幕講到大清,這才認真觀看起天幕來。
與此同時,大清其他皇帝也在認真的注視著天幕。
看看這標題,一看內容就知道肯定是稱讚他們的,和前幾期關於大清的內容可謂是天壤之別!
【大家可曾想過,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中國版圖。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清朝留下來的遺產。沒錯,就是那個留著辮子的朝代,但是大家先別急著喊愛新覺羅牛逼,今天我們一起來揭開清朝版圖擴張的神秘面紗,看看這個“異族”王朝是如何將中華大地推向極致的?】
不止是大清的皇帝關注,可以說歷朝歷代沒人不關注這期的影片,畢竟這可是“異族”入侵中原後建立的王朝,雖然他有不少黑歷史,但肯定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讓我們把時間軸撥回1644年。這一年清軍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政權。此刻清朝繼承的大部分是明朝的疆域,但他們很快就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路。首先著手鞏固其發祥地——東北地區。1644年至1689年間。清朝透過一系列軍事行動和外交談判,終於統一了整個中原地區,並將整個東北地區也納入了版圖】
【特別是與沙俄簽定的《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立了黑龍江流域、外興安嶺以其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清朝。《尼布楚條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對外地位與西方國家簽訂的條約。這不僅體現了清朝的外交智慧,也展示了當時清朝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沒有這次劃界,現在的黑龍江省可能就不屬於中國了,就連哈爾濱紅腸和東北大米也將不復存在】
“哈哈哈哈哈哈……”鬱悶多日的康熙第一次開懷大笑。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他簽訂這個條約是正確的!你看,後世這不是感謝他來了嘛?
康熙身邊的太監梁九功可是個機靈鬼,立馬跪下叩拜康熙皇帝,替天下百姓和後世子孫感謝他的高明之舉。
康熙高興得情難自制,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