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集體婚禮 (第1/6頁)
玄武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庚午年戊寅月己卯日。
粟末地第二次大型的集體婚禮儀式,在樂巢即將隆重舉行。
兩千人的大劇場,座無虛席。
德義團,包辦了婚禮現場的全部工作。
薩滿吉、狐、清月三人,主持典禮。
樂巢外的巨大廣場,則被臨時佈置成為了晚宴大廳。
巨大的牛皮圍帳,將寒風阻擋在外邊。
一個個方頂的帳篷裡,擺著粟末地的傢俱新品。
八仙桌,大長凳。
重影的後勤營,包攬了宴會的菜品和服務。
集體婚禮,倒也不是粟末地的首創。
據《後漢書》記載,光武帝的能臣任延,在擔任九真(越南北部一帶)太守期間,就組織過一場破天荒、創紀錄的集體婚禮。
“延乃移書屬縣”,“皆以年齒相配。其貧無禮娉,令長吏以下各省奉祿以賑助之”,“同時相娶者二千餘人”。
任太守為什麼這麼幹呢?
因為,任延到任自後,發現“駱越之民無嫁娶禮法,各因淫好,無適對匹,不識父子之性,夫婦之道”。
這種無組織無紀律、自由散漫的生活,嚴重影響太守府的大政方針,阻礙有組織的社會生產進行。
那這樣幹有啥好的結果?
“是歲風雨順節,谷稼豐衍。其產子者,始知種姓。”
世界上,最早組織集體婚禮的記錄,可推到公元前324年。
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滅亡波斯之後,下令部下在俘獲的一萬名波斯貴婦之中,必選一人為妻。
給這些新人登記造冊之後,亞歷山大推出了一系列獎勵促使。
給每對新婚夫婦,贈予了一個純金的紀念杯,併為所有的人清償了債務。
同時,還為高階將領們,準備了豪華的婚房。
這場名為宴會的大型集體婚禮,持續了五天。
亞歷山大的目的,就是實現馬其頓和波斯——歐洲和亞洲的融合,成為亞洲真正的王。
顯然,他清楚一個道理。
相比於強力推行禮儀、服裝和語言這類傳統方法,反而是大力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相互婚姻,其社會融合交流的效果要更好,也更加深入。
阿布契郎當然知道亞歷山大和任延的故事。
亞歷山大,來自於前世的世界史認知。
任延的故事,卻是當自己表達要舉辦集體婚禮的意思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