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童黎的經義才氣高了四寸,不如童黎。”
三人一句話不說,默默地進行第三份試卷的評等。
依舊不是方運的。
三個考官的臉已經和黑鍋沒什麼區別,不過三人有文膽在身,哪怕心情再差,也不會因此胡亂評等。
第三人的評等是丙上、乙上和丙上。
耿巡察再度評價道:“此人詩出出縣,才氣一尺一,可得乙上。第四人的字跡我看到,應該是方運了。”有聖人俯察天地,有些話說了無傷大雅,畢竟三位半聖才是真正的考官。
三個考官帶著複雜的心情開始閱方運的試卷。
請聖言、詩詞和經義一分開,三人的目光中竟然流露出一絲絕望。
方運的經義之上只有極淡的才氣,連一寸都不到。
“繼續吧。”董知府輕嘆一聲,開始看方運的經義。
看完最前面的破題,董知府大聲道:“好!我為考官十數年,第一次見這等巧妙之破題!若後文不差,我必然給甲等!”
另外三人立刻看過來,耿巡察也伸長了脖子看。
“妙!連我都不如!”
“大才!”
耿巡察臉上的笑容消失。
董知府慢慢道:“才氣是詩詞的唯一衡量標準,但並非是衡量經義和策論的唯一標準。尤其是先秦的先賢、孔聖弟子,他們的經義經常毫無才氣,但卻蘊含大道理。武國的大儒衣知世考舉人的時候,經義只有區區三寸才氣,可仍然力壓眾人,獲得甲等。”
耿巡察知道董知府這是在說給他聽,也不回應,繼續往下看。
四個人慢慢看下去,耿巡察的臉越來越陰,而三個考官的表情卻越來越豐富。
“我若是董大人,第一個評語一定是‘結構嚴密’!這個方運,從破題開始,下接冒子,之後原題,異常流暢,真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哪怕是一國狀元,單論結構也不能更好了。”
“破題巧妙,結構嚴密倒在其次,我最喜的則是關於禪讓、世襲和眾選的發展,禪讓和世襲是大禮,有禮之變,可他從中發掘出其義,義也在變,和破題遙相呼應。這篇經義若是才氣有問題,一定是出在他假設出來的眾選。他雖然無力假設一個與禪讓和世襲同等完善的眾選制度,但卻明確指出平衡和穩定之特質,極其符合我儒家的‘中庸’之道。不過他又在眾選裡強調有聖人觀之,說明這眾選不是完美無瑕之禮,幸好如此,若是真有國之大禮可擺脫眾聖,反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