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吵一架,二人還為此冷戰了幾天。”
賣掉戒指?
餘霆記得裴慎和溫遙最後一次正常通話是在6月3號,中間斷聯了2天,直到6號何家案發生的當天裴慎才再一次嘗試撥打溫遙的手機,如果那兩天就是龍瀟月所說的冷戰期,那……
餘霆思忖了片刻:“黎縱,可能你們的調查方向錯了,所以案情一直止步不前。”
黎縱:“你有什麼想法嗎?”
“假設裴慎和龍瀟月說的才是真話,那你們從一開始就已經被老樓裡的傳言誤導了偵查的方向。”
“怎麼說?”其實黎縱的觀點和餘霆不謀而合,但他更像聽餘霆的想法。
餘霆捋了捋思路:“警方一開始把何家案的矛頭對準了溫遙,這是為什麼?”
黎縱順著他的思路:“因為所有人都在指控溫遙,不管是現場遺留的證據,作案時間,還是犯罪人格的可能性都指向他一人。”
“但是你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合軌點,證據可以偽造,有作案時間的也不只有溫遙。”
“你是說,沈棟?”
餘霆點頭:“這些本該存疑的證據被當成通緝溫遙的鐵證,而其中誘因大部分是源自居民對溫遙的控訴,一個人的指摘算不上什麼,但很多人的眾口一詞,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
黎縱細想了一下,溫遙的人品跟何家案表面上並無聯絡,但實際上這些言論已經影響了警方的思路,大家潛意識裡已經給溫遙貼上了可憎和犯罪的標籤,包括黎縱自己一開始也幾乎相信了,很自然以為溫遙就是一個劣跡斑斑的失足青年,可不是也就是因為這個,警方的調查才一直只針對溫遙展開,而忽略了同樣有作案嫌疑的沈棟。
黎縱把先前調查的所有結果都清空出去,換了一個完全相反的思路:“如果龍瀟月的話是真話,那溫遙就不可能跟趙菁菁搞在一起,那趙菁菁給溫遙轉賬的錢……”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突然靈光一閃,“哎,餘霆啊,你說溫遙有沒有可能是把戒指賣給了趙菁菁?”
餘霆也是這麼想的:“如果是這樣,趙菁菁就說謊了。”
趙菁菁說謊不就代表著老樓居民們全都說謊了??
黎縱的既定思維開始搖搖欲墜:“可這說不通啊,老樓裡三百來口人,他們為什麼要集體幫趙菁菁說謊?”
能讓一群人合謀撒謊犯罪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這群人有共同的利益牽扯。但是老樓裡大多都是老實本分的居民,無商戶,無政績,而且基本都快到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