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霍以驍得的看似與其他皇子伴讀差不多,但添上霍太妃那兒給的,隱隱要趕上皇子們了。
有人覺得是霍太妃想著自家侄孫,有人覺得是皇上借霍太妃的名頭添補。
朱桓那半個月,與霍以驍都處得很不好。
這種懷疑,在霍以驍的一句無心話裡炸開了。
“又不是我害得你沒有母親!”朱桓脫口而出,“對了,你母親到底是誰?”
霍以驍立在原地,沉默地看著他。
“你也不知道?不如你去問問父皇?”說完這話,朱桓抬步就走,“你不用跟著我了,你就是不當差,父皇也不會說你什麼。”
邊上伺候的內侍們哪裡敢周旋調和,快步跟著朱桓走了。
只留下霍以驍一人,站在習淵殿的廊下,叫一陣疾風裹雨,溼了半側衣裳。
轉身時,霍以驍看到了溫宴。
溫宴一手打傘,一手提著個烏木食盒,不曉得是從哪邊繞進來的,也不知道站在那兒聽了多少。
見霍以驍發現了她,溫宴不疾不徐走過來,問了聲安。
“我來給外祖父送湯圓,”溫宴提了提食盒,“與京中的元宵不同,四公子不嫌棄,也嚐嚐?”
這些話,大體就是客套話。
霍以驍自是婉拒。
夏太傅揹著手過來,邀請霍以驍一道。
霍以驍很尊敬夏太傅,也就留下了。
溫宴送了東西就走了,夏太傅支了個小鍋,一面煮湯圓,一面和霍以驍說些家常。
他說,他最喜歡的是地道的明州湯圓。
沒有遷都前,每逢上元,各處準備的都是這種。
後來先帝北上,數十年過去,元宵漸漸取代了江南的湯圓,成了宮中上元時必備的點心。
好在,他有個舊都女婿。
臨安送年貨入京,總會多添上些水糯米粉。
這一食盒的湯圓都是溫宴包的。
土生土長的京城姑娘,吃喝都是京城口味,只在這麼幾樣點心上,受她父親影響,也跟著學了包湯圓的手藝。
每到這天,溫宴會和成安公主一起包。
公主不喜歡吃,但她喜歡湊熱鬧,惠妃娘娘也願意讓她親手準備幾個,煮好後送去御書房。
鍋裡的湯圓熟了,一顆顆的,比那隻叫白玉團的貓都白。
霍以驍從夏太傅手裡接過了勺子。
一老一少,也不搬椅子,就蹲在鍋子邊,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