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家恐怕只有一兩層,剩下八|九層都是全家人咬緊牙齒,勒緊褲腰帶供孩子讀書。
十年寒窗苦讀,能不能出人頭地就看科舉考試了。
雖說解試是科舉考試的第一場考試,也是其中最簡單的考試,但是也有不少學子考不中。
在貢院門口等待解試成績公佈的學子中,可以看到有不少中年人,甚至還有頭髮蒼白的老年人。
這些中年人和老年人每年都會參加解試考試。年年名落孫山,年年考,為的就是能考上,為的就是改變命運。
就在天下所有學子們焦急不安地等待解試成績公佈的時候,趙暘和大臣們正在上朝。
今天早朝的主題很簡單,那就是解試。
大臣們圍繞著解試討論。
趙暘此刻正在讀蘇軾的文章。
解試中,有出色的考卷或者文章,宋仁宗會讓大臣們看看。
大臣們認真地聽太子殿下的朗讀。他們一邊聽,一邊時不時地點頭。
蘇軾的策論寫的極為精彩,雖然文采平實,但是卻字字珠璣。
幾年前,趙暘就倡導平實的文采。這四年來,文人學子們雖然還頗有微詞,但是還是接受了平實文學。
蘇軾的文章絕對是平實文學中極為出色的人。
等趙暘讀完這次汴京城解試的前三名的策論後,宋仁宗笑著問道:“各位愛卿覺得如何?”
眾大臣紛紛說寫的極好,然後誇讚太學教得好。
自從四年前,太子殿下讓太學改革,這四年來太學的學子們在科舉考試中表現的非常好,狠狠地為太學,為汴京城爭了一口氣。
自古以來,江南的文人學子們都極為出色,尤其是在科舉考試上,江南的學子們力壓所有地方,其中包括太學。
雖說太學是大宋最高的學府,但是江南不少學子對太學是不屑一顧的,尤其是應天府書院當然學子們。
一直以來,應天府書院強壓太學,是大宋文人學子們心目中第一書院。
應天府書院之所以能力壓太學,主要還是因為應天府書院高中的學子非常多。
以往的殿試,狀元、榜眼、探花中必有一個是應天府書院的學子。
在前些年,太學的學子們沒有一個人考中狀元、考中榜眼、考中探花。
狀元、榜眼、探花基本上被江南學子們承包了。
在科舉考試上,太學是不及應天府書院的。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擠破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