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洪拋“燬宋酬勳位”誘餌 (第3/6頁)
尚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力辯“燬宋酬勳位”乃洪述祖“誑應”之舉,他說:
又各證物中,其最足以使中央政府立於嫌疑之地位者,莫如來電所開三月十三日洪述祖致應犯“川密蒸電”內“燬宋酬勳位”一語。查《臨時約法》,授與勳位系大總統特權,然向例必由各機關呈請,其績勳不甚顯著者,則開會評議,取決多數。即中央特授,亦須評決。如“燬宋”即可“酬勳”,試問應由何人呈請?何人評決?洪電誑應,豈難推定。[182]
對於刺宋案發生後國民黨方面之批評,袁世凱常常讓趙秉鈞出面應對,自己則隱身其後,但對“燬宋酬勳位”之說,袁世凱也有些激動了,他在4月28日致譚人鳳電中批評道:
三月十三以後各函件,間有影射政府之處,然不近情理。即如“燬宋酬勳”一語,最為可疑。抑知給勳手續甚繁,其由各都督所請,內有功績不甚顯著者,設評勳會公同評議;即中央授勳,亦先由評勳會討論,再經銓敘局查明履歷,撰制證書。造此電者,不明事理,直同兒戲,即雲“燬宋”,有何理由可授勳位?此種讕言,雖三尺童子亦不足欺也。[183]
同日,袁世凱又在復黃興電中辯稱:
至趙君與應直接之函,惟一月十四日緻密電碼一本,宣告“有電直寄國務院”,絕無可疑。如欲憑應、洪往來函電遽指為主謀暗殺之要犯,實非法理之平……甲、乙謀殺丁,甲誑乙以丙授意,丙實不知,遽斷其罪,豈得為公!請約法家將各項證據詳細研究,公本達人,當能洞察。[184]
袁世凱在這裡看似為趙秉鈞辯護,實際上也是自我辯護。甲、乙分別指代洪述祖、應夔丞,丙指代袁世凱或趙秉鈞,丁指代宋教仁。“甲、乙謀殺丁”,即洪、應謀殺宋,“甲誑乙以丙授意”,即洪誑應殺宋是袁、趙授意,誑應之法即“燬宋酬勳位”,而“丙實不知”,即袁、趙並不知情。在此,袁世凱明確否認他和趙秉鈞與洪、應殺宋有關。
而認為“燬宋酬勳位”為中央授意者,則猛烈反擊。徐血兒就袁、趙之辯解有一段痛快淋漓的反駁,他說:
是趙亦知授與勳位系大總統之特權矣。既系大總統特權,苟非先經大總統授意特許者,則洪述祖亦何敢以之誑應。趙所云云,實不足為袁、趙未嘗允許之確證。所謂“呈請”,所謂“評決”,豈萬難做到之事乎?袁、趙專權怙惡,何惜國家之勳位,不以利用為殘賊忠良之具乎?且袁、趙能以鉅萬之國帑,購買孫、黃、宋劣史及宋刑事提票,以毀壞民黨首領之名譽,獨不能以一毫無價值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