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的藝術是有共性的,能讓大多數人一眼看去都會覺得“挺好”“不錯”,那是真的不錯。
這一幅《單于騎射圖》就是這樣的作品,用遠超這個世界目前水平的科學和藝術,俘獲了單于的心。
他從未見過這樣栩栩如生的作畫,簡直就像是把他自己關進畫裡一樣。
對著畫卷欣賞了半天,單于才分了精力,在畫卷的右下角看見了行小字,一個紅色印章。
印章上的篆文他不認識,那行偏向簡體的小字他也不認識,只能叫金平上來翻譯。
金平也是第一次見簡化字,但他不過一想就能認得清是什麼字。
“單于,這字寫的是‘大晉皇帝贈匈奴單于’,印章上是大晉天子的名諱‘第五小白’。”
金平有時候也是挺煩匈奴還沒有文字,沒有就算了,也沒幾個匈奴人願意學晉文。
自從單于收了大晉天子那封國書後,時不時也會把那布帛拿出來看看,後來去圍攻西域時,見他們都有自己的文字,單于也動了心思。
他們匈奴,能不能也有自己的文字呢。
他知道想要辦成這事,有讀書傳統的大晉可能人才更多,但他下意識的就不要在這事上找晉人。
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弱者的文字沒什麼好學的,也不配為他們匈奴創立文字。
仝拾等到單于看夠了。才開口道:“此畫材質珍貴,不可用力,遇水則溶,遇火則化,遇兵刃則開,還要謹防不能有蚊蟲。”
金平秒懂,比絲綢還要脆弱多了就是了。
他看著這畫,眼神卻不再瞧著畫中人了,而是盯著承載畫面的紙張看。
方才沒注意,以為是絲綢上還另縫了一塊白布來作畫,現在再看,才發現這力都不能用的大些的東西,他從未見過。
他察覺到這是個比畫本身還要重要多的東西,但對匈奴來說可能無足輕重,遂按捺住求知慾,沒有當場問出。
而單于和他的兒子們也都不介意這畫的脆弱,這樣的珍寶,金貴些也難免,找個盒子好好守著就是了。
單于再看了半晌,這才戀戀不捨的鬆開手。
一直拿著畫的仝拾這才動了他僵硬的手,慢慢把畫卷起收好,心裡瘋狂辱罵這單于沒半點他們陛下體恤臣子的心。
單于很是喜歡這畫,直接道:“這禮物我很滿意,東西留下,你們自去西域。”
仝拾大喜過望,拱手作揖拜謝單于。
這時一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