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球上的人類大都過著一種較為純樸,較為原始,較為危險,較為混亂,沒有庇護的生活,與卡斯達裡的生活全不一樣。而這種原始的世界為每一個人的心中所固有;每一個人都可在他的內心深處感覺到它,都對它有些好奇,都對它有些懷念,都與它有些共鳴。真正的功課是對它公正不阿,是在自己的心中為它保留一席之地,但仍不是復歸其中。因為,與它平行且凌駕其上的,是第二個世界,是卡斯達裡世界,是心靈世界——較有秩序,較為安全,但仍須不斷監督和研究的人為世界。要為教會組織服務,而不虧待另一個世界,且不以某種隱約的慾念或懷念目之,加以輕視,更是不可——非有此種允當的正道不可。因為,卡斯達裡這個小世界,難道沒有為那個大世界出力麼?難道沒有為它提供教師、書籍、方法麼?難道沒有扮演守護人的角色、以保持它的智慧和德行的純淨麼?卡斯達裡一向是獻身心靈和真理之人的訓練場地和庇護之所。那麼,這兩個世界為什麼不能兄友弟恭,並行不悖,並且打成一片呢?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在他心裡使此二者結為一體呢?
難得來訪一次的音樂導師,終於在約瑟因為被他的任務弄得筋疲力盡而面臨一種難保平衡的時期來了一次。這位導師從這個孩子的一些暗示中診斷了他的狀態;他從約瑟那種繃緊的面容,勉強的神色,略顯緊張的動作中看出了他的近況。他向他問了幾個探測性的問題,所得的結果只是愁眉苦臉和沉默寡言,因而也就沒再多問。在十分焦急的情況之下,他把這孩子帶到一間練琴室中,藉口要將音樂學上一個小小的發現告訴他。他叫他將翼琴取出,把音調好,然後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他講述奏鳴曲式的起源,直到這位青年稍稍忘了他的焦慮而顯得稍稍屈從,而開始用心諦聽,乃至放鬆心情,而對導師的言詞和演奏生起感激之情。這位音樂導師非常耐心地用了必要的時間,才將約瑟匯入一種可以接納忠言的狀態。而當他達到這個目標之時,並使講述告一段落,且以演奏蓋布瑞裡的一支奏鳴曲作結之後,終於立起身來,開始在這間小小的練琴室中來回踱步,並說了如下的一則故事——
“距今許多年前,我曾一度對這支奏鳴曲著迷。那是我奉令擔任教席以及其後升任音樂導師之職以前的事,正是我從事自由研究的期間,當時我雄心勃勃,要從一個新的觀點寫一部有關奏鳴曲的發展史;但自此以後,有好一陣子,我不再有任何程度的進步。於是我開始逐漸懷疑,這些音樂與歷史的研究有無任何價值?它們是否真比懶散之人所做的那種無益遊戲更好一些?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