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擦掉一切陪你睡 (第1/7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外交政策確定之後,相應的行動就都順理成章了。
魯成公三年(前588年),魯國參加晉國組織的聯軍進攻鄭國;隨後,魯成公前往晉國,對於晉國幫助他們奪回汶陽表示感謝。年底,晉國的下軍佐荀庚到魯國訪問,同時衛國的上卿孫林父也來魯國訪問。於是,面臨一個問題:誰排位在前?
“荀庚是晉國的下卿,孫林父是衛國的上卿,誰該在前面行禮呢?”魯成公問大家。這不僅僅是個禮儀的問題。
“大國、次國、小國,三種國家的級別是分別差一級的。晉國是大國,衛國是小國,所以衛國的上卿也就相當於晉國的下卿。再加上晉國是盟主,所以,應該是荀庚在前面行禮。”臧宣叔給了個答案。其實,這就是自己給自己找臺階,能讓晉國人排在衛國人的後面嗎?
於是,魯成公先接見了荀庚,第二天才接見孫林父。
【非我族類】
第二年,也就是魯成公四年(前587年),魯成公在季文子的陪同下對晉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以確定與晉國之間的緊密型合作關係。
令魯成公失望的是,這一次他在晉國受到輕視。這時候正是郤克執政,根本不把魯國人放在眼裡,不僅處處以恩公自詡,而且總是諷刺魯國人跟楚國人結盟。沒辦法,在人家的地盤上,也只能忍氣吞聲。
好不容易等到晉景公接見,晉景公也很不禮貌,一副我是老大你是跟班的架勢,弄得魯成公十分惱火。
夏天去的,秋天才回到魯國。路上,季文子還寬慰魯成公:“晉景公真不是個東西,不得好死。他們稱霸要依靠諸侯,卻這樣不把諸侯放在眼裡,什麼東西?”
魯成公窩著一肚子火回到了曲阜,又召開內閣會議。
“夥計們,晉國人太無禮了,咱們投靠楚國算了。”魯成公要改變外交政策。想想也是,滿腹希望去投靠組織,滿以為組織上能給點特別的優待,誰知道熱臉貼上冷屁股,能不惱火嗎?
別人沒說話,季文子第一個發言了。季文子第一個發言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個問題就別討論了。
“不可。晉雖無道,未可叛也。國大、臣睦,而邇於我,諸侯聽焉,未可以貳。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左傳》)什麼意思?季文子是說晉國雖然讓人失望,但是還是要跟他們混。晉國是超級大國,大夫之間和睦相處,離我們又近,諸侯都聽從他們的,我們不能背叛他們。《志》中說道:不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