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章 (第1/3頁)
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指望我,我指望你。
好不容易有點兒成果,那也是「你有你的苦衷,我有我的原則」,患者未必能夠立馬吃上便宜藥。
沒辦法,要收回成本啊,要獲利(用來激勵研發人員)啊。
更悲催的是,對於一些罕見病(全世界都只有那麼幾例那種),那就索性沒人投資研發了。
儘管對於家人而言,這些患者就是全世界,但對於(資本主義)世界而言,他們只是無足輕重(不足以提供足額消費,不足以令資本增殖)的少數派。
你看,就連人本身的「使用價值」(比如患者之於親人)和「交換價值」(比如患者之於市場)都在資本主義經濟原理的作用下發生了背離。
還比如,我老婆公司的老總去西藏談大專案,他倒是談成了幾千萬的大單,但動車票才幾百塊錢,鐵路公司鉅虧。
彷彿老總幾千萬的生意跟鐵路公司無關似的,但其實大家也都清楚,若沒有鐵路(或機場,車站),沒有國家那麼多年的建設,你去西藏談個毛線的生意。
然而,這類宏觀上的價值和貢獻又很難計算為微觀、直接的利潤。
這,就是資本主義塑造出來的世界:一切以增殖為標準!並以此標準為基礎,構建起一整套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等理論和價值觀。
五、比塑造更可怕的是:資本也在異化人類社會
「勞動」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解放……
「掙錢」是為了完成使資本增殖的任務。
按說,這兩者是不同的,不該混淆。
但資本主義恰恰有能力將兩者混同。
這個能力叫做「交換」(也可以說成是交易、市場)。
前面已經說過了,資本主義是在人類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那麼,資本主義就必然有所生產(而且還很強),也必然產生和積累能夠用於人類生產和發展的客觀物質條件。
唯一的問題是,上述客觀物質條件要透過交換來取得。
你或者是賣東西掙到錢,或者是打工出賣勞動掙到錢,再然後不就可以換取(買)自身生存,發展所需的東西(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娛樂等)了麼?我沒有攔著不讓你生存不讓你發展啊,你去買啊,沒錢就去掙啊。
這還有什麼問題?這不就是勞動?
聽起來是不是挺有道理?
其實不是的。
因為這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框架下的「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