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本序 (第8/16頁)
赫爾曼·黑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的文藝都是肯定的,由愛而產生,從基礎到來源均為對於生活的感恩,是對上帝和他的創造物的讚美,”10這段話表明作者對生活和創作的基本出發點是愛和感恩。黑塞的帶著些世界性氣息的家庭和東西方結合的文化教育,還培養了一種關心東西方相結合、關心民族之間互相聯結的思想。黑塞在讀過孔子的《論語》後十分欣賞他的所謂“中庸之道”,認為這是東方哲學中的精華,他自己也奉行寬容精神和非暴力主義。具有這種人道主義思想的黑塞當然不能接受血腥氣的世界大戰,黑塞開始從孤獨中走出來參加保衛和平者的行列。他和羅曼·羅蘭的聞名世界的深厚友誼也建基於此。黑塞移居瑞士後,除了寫詩、撰文抨擊沙文主義者外,還出錢支援德國流亡者出版的《新論壇》和《伯爾尼文學雜誌》,一九一四年發表的《噢,朋友,請不要用這種腔調》是當時膾炙人口的反戰文章,黑塞因而被視為叛國者受到反動勢力的辱罵。但是壓迫和辱罵並不能動搖黑塞的人道主義立場,他堅持同軍國主義、後來同法西斯主義鬥爭,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九四六年,黑塞在獲諾貝爾文學獎金時發表的演說清楚表明了自己作為詩人、小說家參加反法西斯行列的原因,他說:“如果我是戰爭、征服和吞併的憎惡者和不可調和的敵人,那麼我和其他人一樣,都是基於這種情況,即這種邪惡的勢力將歷史長河所積聚的內容豐富多彩和高度個人成就的人類文化,當作了犧牲品。”11
《德米安》描寫一個青年人由於反對戰爭被目為叛國,身心均感不勝負荷,產生了心靈分裂的苦惱。這是一部以印象手法和象徵手法寫的心理小說,沒有故事情節,只有象徵性的敘述和描寫。小說主人公辛克萊爾是一個尼采崇拜者,把幾卷尼采文集視若珍寶,而且他據此對社會上一切東西的價值作出重新評價。黑塞本人在發表這篇小說的同時曾發表一篇名為《論〈查拉圖斯特拉的歸來〉》的文章,認為尼采是“德意志精神、德意志勇氣和德意志男子氣概的最後一位孤獨的代表”12。小說主人公辛克萊爾也同樣為尼采的反市儈主義、懷疑論和超人哲學所吸引,辛克萊爾崇拜超人,小說最後描寫他從秉有超人特性的智慧的伊娃夫人那裡獲得了象徵性的心靈的歸宿。
《德米安》問世後受到青年人的歡迎,其熱烈程度不亞於上一個世紀德國青年對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歡迎。托馬斯·曼在一九四七年為美國出版的一本《德米安》譯本所寫的一篇序言中說:“一本薄薄的書,但是它具有最強大的動力,遠遠超過了它那微薄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