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本序 (第7/16頁)
赫爾曼·黑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才能而且富於活力的人在他的周圍世界中找不到一席存身之地,那麼這個世界是和克諾爾普同樣有罪的。”8
黑塞筆下所創造的這位無所事事者也吸引了另外一位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他認為這本散文小說是過渡年代中最美的小說集,“而《克諾爾普》,這個浪漫主義世界孤獨的晚生子,在我看來是小小德意志的不朽的一部分,是一幅風俗畫,它同時像一首民歌,充滿了純潔的音樂。”9
黑塞的早期小說中還有兩本關於藝術家的小說應該提及。《蓋特露德》和《羅斯哈爾特》一寫音樂家,一寫畫家,但都以黑塞所熟悉的和平恬淡的小鎮生活為背景,都以愛情、家庭生活和婚姻破裂問題為題材,兩本小說都以優雅的筆調娓娓敘述悲歡離合的故事,顯然帶有作者自己不幸的婚姻生活的痕跡。小說中夫婦感情破裂的原因在於藝術家那種帶著病態的、“有教養的孤獨”和世俗的家庭生活不能合拍。如《蓋特露德》中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文雅美麗的少女,愛好音樂,和歌唱家莫德由相愛而結婚,婚後莫德不願放棄單身生活的自由,夫婦失和,釀成莫德自殺、蓋特露德終身寡居的悲劇。黑塞對小說中藝術家那種孤獨感是帶著點批判精神加以描述的,說明作者本人對於自己的孤獨感並非完全缺乏自我批評,這種傾向,即使在孤獨感最為濃郁的早年著作中已露端倪。
<h2>四、尋求心靈解脫的小說</h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火驚破了黑塞的田園夢,給予黑塞以幻滅痛苦的經驗,再加上家庭關係的破裂,使黑塞中年時期的幾部重要作品一改前期那種富於柔和的旋律的風格,而充滿了心靈分裂的苦惱和迷茫、彷徨的氣息。《德米安》和《荒原狼》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以印度為背景的《席特哈爾塔》則開創了試圖從宗教尋求精神解脫的創作途徑。直至一九三○年問世的《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一書以兩個截然相反、又漸漸相互接近的人物形象來探索黑塞所向往的和諧的理想世界,才逐漸改變了作品的內容特徵,也改變了單純主觀的抒情和象徵手法,而具有比較接近敘事的描述方法。也許可以說,《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這部小說結束了作者苦惱的內心自我追尋的中年時期,而開始了致力於探索精神上理想世界的晚期創作。
在敘述黑塞中年著作之前,很有必要談談他這一時期的政治活動。黑塞自幼受虔誠的宗教家庭影響,培養了一種內向的、追求和諧的感情生活的傾向,相信善良的力量。他在一九二五年所寫《論讓·保爾》的一篇文章中說:“每一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