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意孤行 風滿御史臺 (第6/7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安石咬牙切齒,奏請皇帝重罰範純仁。
神宗說:他沒有罪,給個好地方做知府去吧!<small>[18]</small>
富弼卻坐不住了。
作為三朝元老,富弼深知皇帝任命的初衷,原本也是打算維護安定團結的。他甚至在上任不久就將言諫和監察官員請到政府,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和衷共濟。可惜沒人體恤他這和事佬,諫院的長官就不客氣地說:朝廷如果做得對,誰敢不贊成?做得不對,下官就算想贊同,也辦不到呀!<small>[19]</small>
以後的日子更不好過。王安石固然咄咄逼人,範純仁也不依不饒。範純仁說:富弼身受三朝厚恩,卻不能以天下為己任,於公於私都不妥當。由於富弼與先臣(范仲淹)是老朋友,臣又是言官,不敢私下裡向他提出忠告。因此,懇請陛下將臣的奏摺交給他看,讓他好好反省反省。<small>[20]</small>
富弼無奈,只好辭職。神宗也無奈,只好同意。
於是皇帝問富弼:愛卿離職,誰可替代?
富弼答:文彥博。
皇帝默然。過了一會兒,又問:王安石怎麼樣?
富弼也一言不發。<small>[21]</small>
神宗不想要文彥博,富弼不想要王安石,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就落在了陳昇之的頭上。
不過誰都沒想到,陳昇之跟王安石也翻臉了。
[9]見《宋史·神宗本紀一》、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六熙寧二年二月己亥日條及庚子日條。
[10]見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六、黃以周等《拾補》卷三上熙寧元年四月壬寅朔日條和乙巳日條。
[11]見《宋史·富弼傳》、李燾《長編》卷一百三十五、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四十四慶曆二年三月己巳日條。
[12]富弼使遼在公元1042年,宋徽宗聯金伐遼在公元1122年。
[13]據黃以周等《拾補》卷四熙寧二年二月庚子日條注引《續宋編年資治通鑑》,對王安石的任命原本還要晚幾天,但因為神宗聽到反對意見,這才提前到富弼拜相的第二天。此說可供參考。
[14]以上見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七、黃以周等《拾補》卷五熙寧二年八月癸卯日條並注。
[15]見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七、黃以周等《拾補》卷五熙寧二年八月乙巳日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