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要有幾年的工夫鑽研,才能真正地懂得欣賞。其存在本身,便是一種門檻。”
“但我等其實也都知道,文字本身根本就沒有這麼難,便是詩詞歌賦,也有白詩,有李贄,有‘吃飯睡覺,便是文章’——買活軍這裡,更用拼音來簡化了它,真正做到了販夫走卒、農婦農夫,也都能談吐有物,便證明了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學會它,這本不是什麼神聖的東西。”
“但承認這一點,對於書生來說是很難的,我想雖然自古君子勸學,而買活軍這裡教育的普及,幾乎算是儒家心中大同之治的程度了,但眼下這樣的境況,恐怕會讓許多人心中隱隱十分失落。因為他們失掉了因識字而帶來的許多特權,是以儘管人人識字,但對於買活軍這裡,卻有斯文掃地之嘆,彷彿這裡亂象紛呈,是令人極為不安的末法時代。”
“然則文字本身,不分雅俗,亦並不斯文,不過是一種記載事物和思緒的工具而已,對於文字的專營,只是封建社會如同專營土地一般,為了維護自身統治而自發的一種行動。文字神聖,掌握了文字的人便跟著神聖,於是統治階級只要確保被統治階級不識字,那麼他們的統治便永遠是神聖的,這無非也是王道、霸道的手段。”
話說到這裡,已經很誅心了,但葉仲韶和沈君庸都沒有反駁,而是默不作聲地聽著,看起來似乎他們也有相似的感觸,只是不如馮猶龍說得明白——他畢竟是因為被告過文字敗壞風氣,而要去外地避禍的人。馮猶龍對於‘文字通俗’的擁護與渴望,是和風雅的葉、沈兩家有根本不同的。
因此,也只有他能看到《何賽花》的魅力,“但在買活軍這裡,統治階級不再是地主——至少是所有勞動著的活死人,文字再不需要維繫自己的神聖性,於是對於‘文以載道’,便可以做出一種新的解釋,文以載道——文可以載道,也可以通俗,可以娛樂,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有落於文字記載的資格。”
“在國朝,文字屬於一成左右的統治階級——你以為識字的人有許多,有些落魄潦倒,似乎並非是想象中統治階級的樣子,那是因為你們並沒有真的接觸到人數更多的不識字的人。識字的人有許多,只是國土廣袤,國民鉅萬而已。”
“而在買活軍這裡,文字屬於佔了人口九成以上的統治階級——即是勞動者,那麼文字的面貌也就截然不同了,在國朝,學識只是統治階級的玩物,經由它產生的任何收入都不正當——但在買活軍這裡,學識不再是自我炫耀的東西,而成了勞動的資本,如此一來……以學識生產的效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