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徑(真的沒有天才的捷徑嗎...) (第3/4頁)
退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節奏就是這個樣子,決定今天死磕她的直播間。
然而以一小時為一次訓練週期,乘風就這麼保持了下來,期間只出去上過一次廁所。訓練室的難度提升到A級,失誤率也有小幅上漲。
中午十二點,乘風說:“我先去吃個飯。”
跟了一個早上,孫振皓莫名感到疲憊。鬆了一口氣,跟著摘下耳機,用力轉動手臂,活動已經發酸的肩膀,隨後去食堂吃飯。
他吃飯的速度很快,心裡還念著乘風的直播,囫圇扒了幾口就回宿舍了。點開光腦後,發現乘風竟然已經重新開了一局,正在新一輪的訓練。
遊客:乘風吃飯好快,她剛回來?
遊客:當然快。30秒啃了個麵包,又30秒喝了瓶牛奶,直接回來了。
遊客:??
孫振皓不覺有些坐不住。
他調出系統後臺,看了下自己一上午的瀏覽記錄。
不得不承認,即便他自認為有很強的自制力,在長達五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還是忍不住開過小差。程式碼的學習效率也沒有往常的高。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乘風在經過六輪系統訓練之後,測試成績有了實質性的提高,而他自己,根本總結不出什麼明確收穫。
……是對戰局的解析嗎?還是從乘風那裡聽來的幾個新連招?亦或是不大認真的,抽空背下來的幾則攻略?
孫振皓緊迫起來了。
一是因為僅僅一個短暫的上午,兩人所拉出來的差距。
二是他發現,這差距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所謂的天賦跟平庸。
其餘的學生也已經發現,乘風的進步速度並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快,起碼在聯大學子的資質當中,還達不到令他們畏懼的程度。一步步穩紮穩打,都有跡可循。
而她超乎常人的判斷能力,也是源於長久的積累,不是命運的偏愛。
在乘風又一次結束訓練之後,一學生不甘心地求證最後一次。
遊客:真的沒有天才的捷徑嗎?
遊客:每天這樣的訓練,你是怎麼寫出那麼多份攻略報告的?靠意念嗎?
“肌肉記憶有什麼捷徑?”
乘風說,“而且能考上聯大的,應該都曾經天才過吧。”
眾人沉默。
都是從千軍萬馬獨木橋之間拼殺出來的佼佼者,在遭遇挫敗之前,他們的確有信心自稱是同行裡的天才。
遊客:但是這樣的做法太笨了,一點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