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王賁給王氏掙到了兩個爵位,最後決定留王離這一支在國內,另一支遠赴西域前來就國。而就在他們做出決定後不久,天子卻下了詔書,王氏遠赴西域就國的一支可以封王。
這是出於平衡的考慮,總不能敗走身毒的六國之君可以封王,大秦的軍功貴族卻不能封王。
被王翦打敗的將領可以在身毒封王,敗其軍滅其國的王翦後人卻沒有封王。
以前還好說,身毒畢竟遠在域外,可現在同樣是赴域外就國,再不封王就說不過去了。
王爵之位,王氏哪個肯舍,但王離還要在大秦為將,那是不能離開的。最後商量下來,由王離之弟繼承國內的爵位,但先到這邊來替王離管理。王離大概是不會離開秦國的,等他長子稍大一點,會過來就國。
他就效西周時那些在王都為卿士的諸侯之例好了。歷史悠久就是有這樣的好處,就算是秦始皇時代,當時人依然能翻書,欣喜地指出:古人就這樣說過,古人就這樣做過,古人就有諸侯王留在王都做卿士的!
所以我們照著古人的做法去做就可以了。再說西周的制度,本來就是中央朝廷難以管理過於分散和廣大的地域,才適應著時代創立出來的,現在廣義上的大秦不也正是如此麼。
而呂不韋的家族就更不用猶豫了,他家沒有封王,仍是侯爵,也沒有兩個爵位讓他們挑選。
呂不韋活著的時候因得了嬴政寬恕,保住了文信侯的爵位,不過封地已經被削得快沒了。好在後來為國經商,總算讓子孫能不太受影響的進入秦國官場。
現在有機會重新得到封地,並且雖只是侯爵之位,但封國之內就是一國之主,與春秋時諸侯無異。那這還要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