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來說去,本想秀一把高科技的穿越眾,極為鬱悶地發現,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這句話絕對是真理。
煮尿得硝,還有比這更笨的辦法嗎?難不成這也能領先燕朝?
帶著疑惑,孟慶祥試探性地請教邵專家,你們這邊能不能搞出一套操作手冊來,最好是燕朝話版本的,我讓廣州辦散發出去。
雖然咱們這兒沒有十幾萬人,可是廣州有啊,只要有人拿到這份“秘笈”,是不是就能給咱們批發火硝啦?
面對孟慶祥的問詢,邵宏銘興奮地點點頭,表示咱們的手冊肯定要比燕朝人的經驗強的多,尤其是精細化、規範化方面,相當於手把手幫他們建一個制硝工坊。
相關的文件已經開始撰寫,工業部這邊也是這麼想的。
考慮到燕朝的火藥製備有些粗糙,還是引進火硝,由咱們親手調配,質量更加牢靠。
只要把這條產業鏈理順了,軍事部的火藥需求,還是能夠解決的。
從目前狀況來看,靠刷高科技,實現自給自足,基本沒有可能。
......
討論到後面,梁繼盛很是無奈地指了指那邊的煉焦設施,想要發問,自己先笑了起來。
有了合成氨這個前車之鑑,大家都怕被再次打擊。
邵宏銘笑著想要回應,卻被林志剛按住,表示先由他簡略做些介紹。
首先,煉焦是高汙染行業,這套煉焦副產氨氣(硝酸)的設施之所以放在羅村,也是無奈之舉,從眼下情況來看,顯然不合時宜。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旦開啟大規模煉焦,榆林港肯定會被汙染,此時碧藍的海面,很快就會變成灰黑狀態。
從減少汙染的角度來看,煉焦最好放到藤橋這邊去,至於現在這套裝置,初期只能用作製備氨氣的實驗設施,至於最終能產出多少硝酸,現在還無法估測。
另外,即便是有硝酸產出,由於缺乏“鉀”這種材料,只能用草木灰過渡,最終生成的硝酸鉀,產量也不會太高。
這邊的煉焦實驗,再加上田獨那邊的採礦、鍊鐵,榆林港內的汙染肯定會日漸加重,吃水的問題可以透過過濾技術,加上上游取水解決,只是湳西農莊那邊的良田,怕是很難倖免。
聽林志剛囉嗦這麼一大堆,符思南苦笑著表示,我們農業部肯定是要滾蛋的,關鍵是你們要加油幹,爭取早日把榆林港打造成一座鋼鐵城市。
到那時候,咱們就算真的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