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種地就能種成聖賢 (第3/5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不再高談闊論,不再點評朝中人物,不再那麼關心外戚、宦官又幹了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
他加入了助農行動,在袁樹的率領下深入原野之中,接觸到了漢帝國最卑微也是最基礎的組成部分——貧困的自耕農。
如此一來,趙俊在宿舍裡最常談起的事情就不再是外戚宦官了,而成了農民和農務。
他開始談論農民生活的困苦,他們的房屋、衣物、食物,他們的生存環境,承擔的苛捐雜稅,承擔的徭役等等。
他對於農民的生存環境感到十分唏噓,為自己曾經的一些想法和行為感到很後悔,並且越發的感覺到這些農民很可憐、值得同情。
後來,他又開始接觸農務,開始真正的下地幹農活兒,搞得經常身體痠痛,不得不和同住的鄧穎兩人互相為對方按摩來緩解痠痛。
陳磊當時看得好笑,嘲笑他們身為讀書人卻要去操持農業,這不是典型的沒苦硬吃嗎?
大漢國最不缺的就是農民,哪裡需要你跑去客串農民?
結果陳磊被趙俊嚴肅的駁斥了。
“師兄所言謬矣!學到了東西,就要去運用,如果運用不了,學了也等於沒學,吾輩學子學了一肚子的聖賢道理,但是卻沒有運用起來,那麼學了和沒學又有什麼區別?徒增痛苦罷了!
學了就要用,用了就要產生效果,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諦,袁君說了,農為國之本,任何一個想要成就聖賢之偉業的學子,都不能不懂農業,知行合一,就要由此開始,這是成就聖賢的根基!”
陳磊愣了片刻,而後頗為不屑的反駁。
“種地就能種成聖賢?咱們的袁師弟未免太會說話了,也把聖賢看得太輕了吧?”
趙俊搖了搖頭。
“種地不能成就聖賢,但是不重視、不懂種地的人,一定無法成為真正的聖賢,試問,一個連國之本都不關注的人,如何能成為國人推崇的聖賢?”
陳磊張張嘴,想要反駁,卻不知道自己從何駁起。
農為國之本,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是一直以來的政治正確,要說這個是不對的,那肯定不可以。
可是,這個本,到底本在什麼地方?
為什麼農為國之本?
陳磊被這個問題困惑了很久。
後來的某一日,他在閒逛的時候,愕然發現同為高足的許德出現在了助農組織的倉庫邊上。
他手裡拿著一卷竹簡,正在和幾個人一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