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雪也少些。”
“果然雪了少些。”
夜來,寒星漫天,星河燦爛,荀柔連仰了三晚,急信飛馳長安。
明歲,恐有旱情。
而未過幾日,長安亦有信來:
冬至宮中祭神,卜得大凶。
左慈亦佔得明歲大凶,特送信來告。
第218章 光熹六年
冬至祭祖,往來舊例,百官絕事,其實是不包括內朝官的,也就不包括太史令。
太守令卜吉日,佔吉時,卻佔出個明歲大凶,自然嚇壞了,連忙報與尚書令。
荀彧得知,立即封鎖了訊息,再傳信給在外的荀柔。
恰左慈夜占星象也佔出大凶之兆,告訴荀攸,荀攸也具信傳書來。
荀柔收來訊息,將兩信擺開案上,饒是他不認占卜迷信之說,也不得不對著兩封信心旌動搖。
訊息再封鎖,也未必能封住,如今也無暇擔心。
自靈帝以來,東漢災異不斷,記憶之中,三國時期也災異不斷。
若是指明歲果有旱情,似乎也說得過去,可若一旦認以為真,那這凶兆之中,又果然指旱情嗎?是否還有別的緣故?
預言、占卜,向來縹緲玄奧,若只是他自己,當無所謂,無論什麼,坦然應對就是,但事關國運,如今他一系擔肩,又豈敢輕忽。
明歲計劃,若沒有這兩封信,倒也能從容安排,可對著這樣兩封信,卻讓人不得不再三思量,是否有不妥之處,或者那裡出了問題。
荀柔一想就是一夜,待聽聞帳上夜霜,在晨曦中簌簌落如玉碎聲,起身披衣出望,才知天色已明。
天邊是初升的朝陽。
廣闊天際,彤雲翻騰,霞光萬丈。
到底,不夠堅定,易被人事所惑。
荀柔向著東方舒展一夜坐得麻木的身體,長長吐出一口氣。
回屋將兩封信懟進火爐,燒得一點不剩,再命親衛,將袁渙、徐庶、戲茂等人統統都喚回來。
第二天主帳議事,先議旱情應對,至於占卜之兆,到也不必說。
“這二三載,風調雨順,故使朝廷安定關中,若果有旱災,諸邊胡族更不安寧,況有諸侯,又漫傳謠言惑眾。”
徐庶聽完荀柔預測,不由皺緊眉頭。
“這是必然,也不必過多煩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四處邊境加強武備,漢陽、安定、北地,各縣都在高處立烽火臺,相互馳援。”荀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