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面子 四 面具、角色、戲劇性 (第5/1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性命。至少,也要被視為“表現不好”。
因此,一箇中國人,要想活得滋潤、體面,就要“表現好”;而要“表現好”,就要“守規矩”。中國做人的規矩很多,但原則也很簡單:第一要“識相”,第二要“懂事”。所謂“識相”,就是要會看臉色,知道對方有什麼樣的面子;所謂“懂事”,就是要懂得禮貌,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表演。比方說,開會時,面子比你大的人還沒說話,你就搶先發言。人家臉上已經不耐煩了,你還在那裡說個沒完。這就是“沒眼色”,也就是“不識相”。又比方說,一個資格老、輩分高的人來了,打電話說要來拜訪你,你就應該立即表示“不敢當,還是我去看您老人家”,否則也是“沒規矩”和“不懂事”。
規矩首先是“規格”。規格由角色的大小來決定。角色不一樣,面具、臉譜、面子的“格式”尺寸、顏色、花紋、樣式也不同,這就是規格規定的格式。這些格式既然都有一定之規,當然輕易改變不得,也濫用不得。所以,一個人,如果角色小而享用的規格高,就是“出格”如特許使用則叫“破格”;如果角色大而享用的規格低,就是“降格”也叫“掉格”、“掉價”、“有失身份”;如果故意要顯示自己的身份,就叫“擺格”;而如果身份與格式相符,則叫“合格”。合格不合格是很重要的。不合格,就會有人來問你:“你以為你是誰?”“你他媽的算老幾?”
怎樣做才合格?首先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斤兩,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別人才會“賞臉”。賞臉的結果,是不但自己有面子,連帶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和上司也有面子。比如,一個孩子在客人面前彬彬有禮,規規矩矩,或嘴巴甜,樣子乖,因而受到客人的誇獎,這在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