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福蘭是出了名的閒不住的人,一天到晚很少有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她幹活所堅守的“崗位”可謂點多面廣,涉及石家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遠超過去習慣上稱呼的“八大員”。
人們有時候帶著調侃的意思,掰著指頭給趙福蘭數了一下,趙福蘭在石家擔任的角色至少有十個,比如:炊事員、保潔員、監護員、衛生員、安全員、勤務員、家庭矛盾調解員,還有財務核算員、出納員、對外關係聯絡員等,現在人們有時也戲稱為“十大員”。這麼多的職務沒一個是虛設的。其中炊事員、監護員、衛生員等不僅做起來難度大,而且還有一定的風險,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大麻煩,有時甚至後果還比較嚴重。儘管如此,趙福蘭依舊沒有絲毫的退卻。
單就炊事員而言,石紅波家裡雖然只有五口人,但由於吃飯時間不一致,病人對飲食的要求也不一樣,僅早飯就需要趙福蘭在廚房從清晨6點忙到上午9點左右。
趙福蘭早上做的第一撥飯,是為她的丈夫石紅波準備的。石紅波每天要很早就下田幹活,為了不讓丈夫餓著肚子幹活,趙福蘭在天剛亮的時候,就得把石紅波的早飯做好。她曾經這樣跟鄉親們說:“我的老頭子(本地說法,指自己的丈夫)是我們家裡的頂樑柱,他起早貪黑地幹活,全是為了我們這個家。我的老頭子好了,我們全家都會好,我給我的老頭子將就(服侍)好一點,等於是在把我們自己將就好了。”所以石紅波在早上無論時間如何緊張,也必須把早飯吃了才能出門,再緊急的事情,他不吃完早餐就休想出門。
給丈夫做完早飯,再把屋裡屋外收拾打掃一下,又到了給婆婆及兩個哥哥做飯的時間。雖然婆婆和兩個哥哥都是病號,但對飲食的要求卻大不一樣。婆婆經常哮喘咳嗽,身體虛弱,醫生曾叮囑趙福蘭要讓她婆婆吃一些有營養的、軟一點的,好消化的食物。趙福蘭的婆婆愛吃麵食,於是她便儘可能在做好麵食的基礎上,變著法子做一些合婆婆胃口的。
兩個患有精神病的哥哥的飯菜,趙福蘭做起來難度相對要大許多。飯做少了不夠他們吃,早早地餓了就喊著叫著向趙福蘭要吃的要喝的,若是滿足得稍微晚一點,這兩個哥哥不是破口大罵,就是亂打亂砸家裡的物品。飯做稀了不僅不頂飽,而且兩個哥哥稍不注意還會燙傷自己的身體。這些對於正常人根本不是什麼難事,而對於這兩個哥哥而言,可就不是一般的難事了。趙福蘭在服侍這兩個哥哥時,不僅要考慮他們能吃飽吃好,還要注意他們能吃得安全,害怕他們在吃的過程中再吃出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