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趙福蘭從雲南文山遠嫁到湖北宜城已有16個年頭了。這些年來,靠著她和丈夫石紅波的堅毅、堅持和堅守,石家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人們想象中無法克服的困難,甩掉了貧窮的帽子,全家人也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
手裡有錢了,日子過好了,趙福蘭並沒有“飄”起來。她知道現在的好日子只是相對於過去的窮日子而言,要過上像鄉親們過的真正意義上的好日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坡要爬。她告誡自己,無論以後的日子過得怎樣紅火,有兩件事不能忘。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孝老愛親”美德的傳承,要讓“孝老愛親”
成為家風。第二件事就是繼續樹立過苦日子的思想,保持“勤奮、勤儉、勤勞”
的本色。
這些年來,趙福蘭在“勤奮、勤儉、勤勞”方面,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還特別出色。她家擴建的能繁母豬養殖場、新購買的成套農業機械裝置(如收割機、旋耕機、播種機、農用小汽車等)、新建的約400平方米的樓房等,這些都可以證明她曾經的付出,同時也能印證她的付出所獲取的回報。她曾不止一次要求自己要繼續“勤奮、勤儉、勤勞”下去,把自己的小家經營成真正的幸福小康之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趙福蘭對這句古話的理解雖然不是十分透徹,但她知曉尊老愛幼的道理,而且在行動上也自覺地規範自己。
趙福蘭剛嫁入石家的時候,新婚蜜月沒有過,卻當上了照顧丈夫家裡老弱病殘的“專職保姆”。那一年,趙福蘭的婆婆67歲,雖然從年齡上講算不上太老,但卻患了一身的疾病,精神有些失常,白內障導致一隻眼失明,另一隻眼也只有極其微弱的視力。其他能叫得上名字的病,她幾乎都能沾得上邊,平時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可以說是命懸一線。趙福蘭沒有嫌棄她老、沒有嫌棄她髒、沒有嫌棄她病,更沒有把她當成累贅,而是百般努力為她請醫治病、為她調理身體、為她改善生活。在如此細心、精心、耐心的照料之下,如今已經80多歲的老婆婆,不僅奇蹟般活了下來,而且身體相當健康,說話不但底氣十足,聲音還像銅鈴一般響亮。那隻原本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勉強能看到點影子的眼睛,現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復。儘管她已經是80多歲高齡的老人了,但每天吃得香睡得也香,有時還幫兒媳婦趙福蘭在家裡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趙福蘭自從將石紅波的大嫂子接到她家裡,她為大嫂子端吃端喝、端屎端尿,13年如一日,任勞任怨、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