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十)校長趙本懷 (第3/3頁)
運河陽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養成了時不時地看一下手錶的習慣,他還真不是故意抬起手腕炫耀自己漂亮大氣的金黃色手錶。而逢到停電按不響電鈴的時候,張師傅就會抄起放在食堂窗臺上的中號鐵錘,用它去敲響那口懸掛在食堂屋簷下那口鐵鐘。別看這口鐘不大又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但在靜悄悄的校園裡它卻有著極強的穿透力,即便是站在學校旁邊的十字路口,也能清晰地聽到它發出的如波似浪一般的不絕如縷的清脆的聲音。
逢到陰雨天氣時,學生們經常能見到捲毛兒張師傅穿著厚實的說綠不綠說黃不黃顏色的雨衣在教室間走動,檢視教室裡有沒有漏雨的地方;平日裡他便在食堂裡外或坐或站或忙活零活兒或坐在椅子上休息,時不時地抬起手腕看一下光亮的大手錶。到了大約十點鐘第三節課的時候,張師傅就會圍上圍裙充當起廚師的角色。三五個人吃飯的小學教工食堂看似容易對付,它不似大夥房或餐廳那般煎炒烹炸燜熘咕嘟燉,但炒上幾個菜還是必須的。那時候沒有電飯鍋,蒸米飯要相對麻煩一些,所以張師傅掌勺的食堂主要以麵食為主,而麵食中又以蒸饅頭、花捲為主,大蔥炒雞蛋、香椿拌豆腐、肉片燜豆角、肉末雪裡蕻等家常炒菜是他們食堂菜譜,間或還會改善生活做回紅燒肉、頓丸子或是汆丸子,但那個小屋裡時常飄出來的還是用蒸鍋蒸饅頭或花捲的濃濃的蒸汽味道。
張師傅最喜歡做的或者說最拿手的是炸醬麵。那時候沒地方買切面去,日常吃麵條全是自家手工和麵擀麵,而張師傅恰是做手擀麵的行家。他親手和麵擀出的麵條柔韌而不失勁道,再加上他過硬的刀工,切出來的麵條粗細均勻。這些似乎還在其次,他做出的炸醬的香味卻是比燉豬肉還有穿透力的,能夠穿滲到鄰近的教室裡,而國建恰恰就在那個教室裡上課。有一次中午放學的時候他對謝新說道,“新哪,可饞死我了!第四節課的時候,興許是打鈴兒的老張在做炸醬麵,那股炸醬的香味兒差點兒就讓我竄回家吃飯去呢!這捲毛兒張!”在一個晴天的中午,謝新曾見到校長趙本懷坐在自己的辦公室的門口兒,雙腳踩在門檻上,他左手託著一隻藍花大瓷碗,裡面是白白細細的麵條,麵條上面是一坨兒有綠蔥花兒、白蔥白兒映現的黑色的炸醬,再上面是細細的黃瓜絲,那時候本懷校長正用右手的筷子仔細地將它們攪拌均勻,然後跳起一注子,將嘴湊過去吞嚥咀嚼,之後又抄起一瓣蒜送入口中咬下一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