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謝天祥本就是農民 (第3/9頁)
運河陽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菜地裡閒逛,他喜歡看菜秧上的或是果實上的露珠兒,那翠嫩的頂著黃花兒的或是直流或是彎曲的黃瓜,那圓圓的紫得發亮的茄子,還有那綠中帶紅或是紅中帶綠的西紅柿,還有那一嘟嚕一嘟嚕的架豆角……看了它們再去揹著書包上學,他似乎有了底氣,唱著那時才剛流傳過來的臺灣的校園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他心中差不多要生出感動來。那是作為農人的一種得意,他想自己的爺爺謝天祥該是比他還要得意吧!
但在謝天祥看來,這卻是再平常不過的了!這和他年輕的時候相比,那是差的忒遠了!畢竟是六十歲的人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如今侍弄這麼一塊地要兩三天的時間,原先則只要半天兒最多一天也就弄完了。他年輕那會兒,天還不亮就起來摘黃瓜西紅柿豆角茄子,收穫那翠綠的嫩芹菜,然後用扁擔挑著到京東縣城裡去賣,上午十點鐘就能打個來回兒;如今可是幹不動了!
1950年代,謝天祥透過自己外甥的介紹到了部隊252醫院工作,他心理感謝這個唯一的外甥。要不然自己憑著種田的本事也能吃飯並養活這個家,只不過累點兒而已。自己的爸爸謝玉龍讓自己學種地,學廚子,學農人做的那些個活兒,時常掛在嘴邊的是“藝不壓身”,或是“多門兒手藝多條路”,現在看來他老人家是高明的,謝天祥這時邊將手中的藤條插入已經成了筐形的某一處插點上時邊這樣琢磨著。
(十三)謝天祥本就是農民
1970年代末,中國大地上響起了改革的號角,農業不再學大寨而是學習安徽小崗村,京東農村開始推行承包責任制,承包到組到戶,新屯村當然也不例外,口糧田按人頭兒這麼分配到了各家各戶,菜園子也這麼按人頭兒分配了,新屯村的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口糧田和一份菜園子。那時候這個家庭已經分了家,小腳李玉容有自己的一份口糧田和菜園子,嶽淑平和兒子謝新、女兒謝瑾以及明義的媳婦梁淑英都是農民戶口,因此也都有各自的口糧田和菜園子,只有明禮和他的媳婦是居民戶口,沒有分毫的土地便也就沒有是隨之而來的勞累,可以每日裡享受傍晚鄉村的寧諡與安靜,除非謝天祥指名喊他去給幫忙,否則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看見;即使喊他去幫忙明禮也常常是“出工不出力”,站在田埂上面與旁人閒扯,重活兒累活兒能躲就躲,氣得謝天祥回到家對著老伴兒李玉容冷著臉嚷道,“那個老五,以後少招惹他!跟自己的爹媽都要偷奸耍滑玩雞賊!以後少招惹他!”李玉容自打年輕那會兒就有耳背的毛病,他比謝天祥大兩歲,如今就更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