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烏村有赫哲文化傳習所,專門學習赫哲族語言、伊瑪堪說唱培訓班,透過“學習+實踐”融合的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學員因材施教。
碧波也是從大烏村的參觀中學習經驗,並拓展了教學內容,在小烏村建立了“赫哲文化培訓基地”。
小烏村村委會根本沒有地方,只能暫時到烏蘇魚品工廠借用教室。
烏蘇魚品工廠的一樓東側,除了一間房子做了門衛,一間房子做了乒乓球室之外,其餘房間都空著,碧波便跟清揚借了無間空屋子做教室,買了桌椅板凳,很快,“赫哲文化基地”便掛牌了。
掛牌那天朱書記、高鄉長都過來舉行了揭牌儀式,葛晶瑩也被請過來,她既是魚皮衣服老師,魚皮畫老師,魚皮工藝品老師,還是薩滿舞蹈老師,一人身兼數職。
除此之外又請了依瑪堪說唱傳承人老尤頭的女兒尤麗婭過來教依瑪堪。
五間教室,依瑪堪說唱教室、魚皮畫魚皮工藝教室、魚皮衣服教室、樺樹皮教室、薩滿文化教室,同時還有一個小會議室,作為他們開會的地方。
揭牌儀式的時候,正趕上工人休息的時間,工人們聽到鞭炮聲,都下了車間跑出來看,牌匾早就掛上了,人們也看到了,不曾想,還搞了個揭牌儀式。
王蘭香想不過來都不行,早就被鄉上通知過來參加揭牌儀式,自從東施效顰以後,王蘭香不再穿得花裡胡哨,但依舊鮮豔扎眼,一身紅色連衣裙火一樣,她總想透過著裝來引人注目。
朱書記懶得看她,王蘭香的那點小心思誰不知道,為了引起領導的注意,總要穿得最大膽,自認為很漂亮,殊不知有多醜。
王蘭香撇嘴嘴巴,“小妖精還挺能折騰呢,我看她有沒有學員,小烏村大部分人都到工廠裡打工賺錢,誰還來學習這些沒用的東西。當飯吃嗎?”
馬斯猛自從碧波幫助他老婆到工廠上班以後,他不再跟風說碧波的風涼話。他只看著,沒表態。
楊樹果的老婆也在工廠上班,他自然也要收斂些,“國家都讓傳承少數民族的文化,碧波做得對,我們應該支援。”
王蘭香白了這兩人一眼,“瞧你倆那副沒出息的樣子,就因為把你們的老婆安排到工廠上班就隨風倒,朝向碧波了。能不能立場堅定,有點出息。再怎麼折騰,小烏村累死也趕不上大烏村。大烏村那是F縣的標杆!”
“你不是大烏村的村書記,你得意個什麼!搞不懂你了,動不動拿大烏村說話。”白米粒當即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