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印度土邦 (第3/5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度共和國。
二、印度土邦的最終命運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過程中,土邦的問題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最終大多數土邦選擇加入印度聯邦,結束了其在印度政治地圖上的特殊地位。
按照英國與印巴簽訂的《蒙巴頓方案》規定:土邦在英國移交政權後享有獨立地位,可自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任何一自治領,也可與英國保持原有關係。但英國同時拒絕支援土邦獨立,還支援印度廢除王公統治權,是對印度廢除土邦制度的默許。
但對印度政府來說,這些土邦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國大黨領袖對土邦問題非常敏感。在全印國大黨委員會會議上,尼赫魯提出,如果土邦不加入印度聯邦,它與聯邦的關係將不會是平等的關係,印度要求對其實施宗主權或最高統治權。
印度政府強迫這些土邦加入,如果有不順從的,直接就派大軍攻打,最典型的就是海德拉巴。本來海得拉巴作為印度的最大的土邦之一,其存在時間從1724年至1948年,是有選擇加入巴基斯坦或者是印度的權利,但印度政府根本就不允許海德巴拉加入巴基斯坦或者是獨立。而海德巴拉為了保證自己的權益,組織了超過十萬人的軍隊。然而印度政府調集了幾十萬的軍隊,依仗著兵力優勢直接將海德巴拉給滅了。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繼成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印度政府的威逼利誘,絕大部分土邦逐漸合併或被納入印度聯邦的行政區劃中,少數加入巴基斯坦。例如,巴羅達土邦在1721年至1949年期間存在,最終於1949年併入印度聯邦。
但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歸屬問題始終沒有解決,當時克什米爾的大君和王室們都是印度教徒,傾向國大黨,而70%-80%的居民卻信仰伊斯蘭教,擁護穆斯林聯盟;更麻煩的是,克什米爾不同區域的居民因為信仰的問題長期仇視,誰都不服誰,在英國人撤出前後,爆發了多次動亂。巴基斯坦提出要用“公投”的形式,讓“當地人民”來決定它的歸屬(顯然,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穆斯林肯定傾向巴基斯坦);而印度方面卻堅持認為,因為印巴分治的時候,克什米爾統治者是印度教徒,由土邦地方政府牽頭加入印度,是順理成章的,無需再去搞“公投”。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不會讓克什米爾獨立,可關於具體歸屬又談不攏,爭議很大。雙方透過戰爭瓜分了這裡,但誰也不甘心,始終想完全吞併,所以直到現在克什米爾仍然是火藥桶之一,成為印、巴兩國發生爭端的一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