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結界科學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看著,而子受也把大家看著,現場陷入了詭異的沉默當中。
在散碎的記憶當中搜尋了半天,子受才遲疑了一下,拿起放在面前的鼓錘,往高度恰好在面前的路鼓上輕輕打了一下。
路鼓聲調為“商”,低沉而厚重,隨著鼓聲擴散,不等子受敲第二下,任命為軍將的惡來就敲響晉鼓,鼓聲為“羽”,鼓點緩慢而均勻,隨後鼙鼓動地,鼓聲為“角”,鼓點細密,隨後編鐘響起,各色樂器也隨之奏鳴,但是,最明顯的還是音調高低不同,節奏快慢不一的鼓聲。
為何禮樂當中的“樂”會有如此高的地位,子受也終於明白了,因為音樂除了是祭祀用的外,居然還是這個時代的指揮命令集合,在這個時代,旗語根本不可能普及,而作戰方式也決定了士兵也不太可能打著打著扭頭看旗幟。
混亂的戰場上,也沒有無線電之類的東西傳達命令,偏偏中國的戰場又與歐洲那種村長械鬥不同,萬人同屏快是日常了,想要指揮這樣規模的戰爭行動,就必須有一個可靠的命令傳遞方式——音樂。
鼓聲宛如池塘當中的漣漪,一聲晉鼓響,聞鼓而動,換為密集鼙鼓聲,隊伍也如同被鼓聲丟下了一枚石子般盪漾起來,一開始顯得有些混亂,一些不太習慣的野人甚至無法維持方陣,然後就被執行軍令的武士拖出去砍了。
而國人和諸侯貴族組成的軍陣則相對好得多,但是一開始也顯得有點混亂,這也是田獵的目的之一,讓所有人熟悉鼓號命令,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也逐步變得有序起來。
子受發現,大鼓決定方陣的移動,中鼓決定排列的移動,鼓聲越急,運動速度越快,旗幟決定前進的方向,而鼙鼓則決定士兵移動奔跑的速度,簡單說,每一鼓就是一步,如果踩不住鼓點就會亂,亂過了就會被隊長咔嚓一刀宰了。
“難怪後來成周的公子王孫,君子都必須學習樂,原來相當於學習不同層級的軍事作戰理論啊~”
經過小半天的運動,諸侯為羽翼,商軍為前後衛,王師居於中央的陣型才排列完畢,這讓子受覺得田獵這個東西確實很有必要,一年集訓三次都這個效率了,要是學春秋時期,周朝那些廢物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被諸侯騎在頭上大概也是必然的了。
而此時,在原野上的簡單祭壇上,姜後和其他用彩色鳥羽裝飾的巫女也在三軍面前登上祭壇開始跳~大~神!
同時,子受也看見了屬於商的玄鳥圖騰,老實說,乍一看有點怪怪的,再看一眼,還是好怪,仔細想想似乎又沒有什麼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