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未有地依賴民族性。
但當這些都被認為是當代民族文化的代表和群體情景樣本呈現的狀態時,既給他們帶來重要的實踐平臺,也使得一些個體實踐者的特殊性無法突顯出來。當文化的多樣性被簡單的符號所代替,這本身就蘊涵著深刻的矛盾,它遮蔽了藝術思考的複雜性和深刻性,對普通觀眾和行業內人士也具有誤導性。
有一部分的藝術從業者會將民族性作為一種工作的慣性。這其實是自身文化主體性的缺失,他們不從自身出發思考和研究問題,使其僅僅成為文化符號的載體。當這種文化符號不再流行,或所依賴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語境出現問題,就會帶來強烈的自我否定。
在這種困擾中,創作者們就更加強化了歐美文化機制和對市場的依賴感和想象,把本土性和國際性對立起來,把挫敗感歸結為國際藝術世界對中國的排斥,甚至產生一種民族主義的情緒。
這種思維放棄了個體的可能性和責任感,也將自身排除在一種全球化的關聯性之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讓思考和創作成為一個內在化的狀態,而不是由外在機制開啟的過程,創作應該是自我實踐的要求,而不是依賴於外界邀請來展開的。
藝術實踐和思考永遠是個體的,不應該是群體性的。群體性只能在短時間內奏效,而無法建立持久的內在化工作機制,也往往削弱和遮蔽個體實踐的面貌和深度。
中國藝術和策展不應該從國際化的語境中割裂開來,也不可能放棄自身的民族性。思考應該立足於“此時此刻”,而此時此刻前所未有地同時具備了民族性和全球化的特徵,並被這兩個平行並交織在一起的語境所界定。
在個體的實踐中真實地面對此時此刻,才是真正地參與到國際化語境中,無論是藝術家還是策展人,如果他的作品反映了全球性的反思、哲學思考或者社會政治問題,那麼這就同時具備了民族性。
空間不僅僅是一個創作的容器,空間的設計也是策展的個表達平臺和方式。各種空間都具有可能性,策展實踐本身就是一種創作,不應該太依賴於某個被設定的語境。透過藝術家的設計和創作來傳達展覽理念上的思考和態度。
簡嵐之所以選擇合作策展這一模式,也是因為合作策展和獨立策展的不同性。合作可以讓不同的策展人學習更加明確地去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想法,就這一點而言,合作對個人的要求更高。
大家需要坐在一起頭腦風暴,來一起討論展覽的主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