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皓是廢太子孫和的兒子,孫和則是孫休的哥哥。也就是說,孫皓殺的,是自己的嬸孃和堂弟。此外,他還殺了孫權的第五個兒子、自己的叔叔孫奮。至於孫皓的父親孫和,則被孫堅的弟弟孫靜的曾孫孫峻所殺。
這就是東吳政權:父親殺兒子(孫權殺孫霸),哥哥殺弟弟(孫休殺孫亮),侄兒殺叔叔(孫皓殺孫奮),宗室殺皇族(孫峻殺孫和),不折不扣的骨肉相殘。
奇怪!這樣的政權,怎麼會最後滅亡呢?
原因仍在孫權。
實際上,孫權接班是出人意料的。當時張昭等人都以為孫策會把權力交給老三孫翊(讀如義),因為孫翊像孫策。然而孫策卻選擇了孫權。他對孫權說,打江山奪天下,你不如我;搞政治保江東,我不如你。[29]
孫策看中的,就是孫權不像自己。
即便如此,孫策還是放心不下,又託孤於張昭。孫策說,如果仲謀無法承擔重任,請先生接過江東![30]
沒錯,原文就是“君便自取之”,跟劉備託孤一樣。
當然,張昭不是諸葛亮,孫權也不是劉禪。但孫策和劉備的憂慮卻如出一轍,他們擔心的都是地方勢力。
跟劉備開創的蜀漢王朝一樣,孫策建立的也是一個外來政權,還是靠武力強行建立的。事實上,孫家雖然也是吳人,卻不是士族而是寒族。孫堅發跡的地方也不在江東而在江西,自己還是袁術的部下。因此,當孫策帶著孫堅的舊部過江歸來時,遇到的幾乎到處都是敵意。[31]
江東並不承認孫策是自己人。
不受歡迎的結果是大開殺戒,血腥鎮壓的結果則是四處皆反,孫策自己也被仇家所刺。這位“小霸王”終於意識到,不改變政策和作風,政權就保不住。[32]
所以,他選擇了孫權。
孫權則選擇了與蜀漢不同的道路。
實際上,正如蜀漢內部有三股勢力(荊州集團、東州集團、益州集團),東吳政權也有三大派系,這就是淮泗將領、流亡北士和江東士族。其中,淮泗將領是孫堅和孫策的舊部,流亡北士則是避亂江東的北方士人。
當然,他們都是外地人。[33]
孫策建立政權,靠的就是這些外地人,尤其是張昭和周瑜。周瑜是淮泗將領的領袖,為武將之首;張昭是流亡北士的代表,為文臣之魁。後來,也正是這一文一武夾輔孫權,不但保住了江東,還不斷發展壯大。
淮泗將領和流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