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印度宗教之七印度祆教 (第3/5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帕西”(Parsi)一詞,按《大英百科全書》的解釋,其意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徒之後裔。
17世紀後,他們在孟買附近形成一個獨特的社會集團,被稱為帕西人。據20世紀80年代統計,帕西人約有10萬,大都經營工商業,在印度經濟生活中有重要影響。在印度,帕西人因其特有的文化、商業才華和對印度社會的多重貢獻而被高度尊重。他們建立了火廟,繼續慶祝傳統的節日,並保持一些特有的儀式和習俗。
四、祆教的主要教義
1、主神論
該教認為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意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馬茲達創造了物質世界,也創造了火,即“無限的光明”,因此瑣羅亞斯德教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
阿胡拉·馬茲達是瑣羅亞斯德教的最高神,又名奧爾穆茲德(Ormuzd)。阿胡拉·馬茲達在善惡二元論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與代表黑暗的惡神阿赫裡曼(Ahriman)進行長期的戰鬥,最後獲得勝利。
2、創世論
創世分為七個階段:天空、水、大地、植物、動物、人類、火。為了戰鬥,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每一千年生育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
3、因果論
該教主張在善與惡的鬥爭中,人們站在哪一方面,具有個人的自由意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死後之待遇如何,據生前崇拜馬茲達之虔誠程度與個人表現而定。該教還把人生前的活動分為思想、言論、行動三類。每類中均有善惡兩種,並將其與天堂、地獄相聯絡,“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從善者將逐步進入天國,首進天堂之善思天,次進善語天,繼進善行天,最後步入光明天,即永恆之天堂。該教還相信靈魂轉世,據說人死後其靈魂在其屍體上停留4天,以檢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進入裁判之橋,有群狗守護,如其為善者,將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惡者,迎之者為女鬼,將其引上地獄之途,永受沉淪之苦。這說明該教已出現世界宗教之萌芽,信徒之得救與否非與生俱來,而是取決於信仰及生前之思想、言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