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印度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九阿比吉特·班納吉 (第1/6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出生於印度孟買,美國經濟學家,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同時是Abdul Latif Jameel貧困行動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該實驗室是貧困行動創新研究的附屬機構,也是金融系統和貧困聯合會的成員。2019年10月14日,阿比吉特·班納吉獲得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一、人物經歷
他於1961年出生在加爾各答,長大的地方隔壁就是貧民窟。小時候,他經常羨慕貧民窟的孩子們可以自由玩耍,而他則必須待在家裡學習。當時,他是一個絕對的後進生,學校也抱怨他拖了後腿。
但是他的父母——兩位學術經濟學家——都拒絕接受這一觀點,並堅持認為問題在於學業太簡單了,所以就讓巴納吉跳級。這一操作卻讓巴納吉對學業產生了興趣,在加爾各答大學和尼赫魯大學畢業後,最終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
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二、主要作品
《貧窮經濟學》,還翻譯成中文《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2011年,他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同事、妻子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合作撰寫的《貧窮經濟學》(《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一書在全球廣受好評,獲得了2011年《金融時報》/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獎。
一部關於扶貧政策的微觀經濟學的書,出人意料地收穫了全球的關注。而班納吉對全球上十億日花費不足一美元人群的關注,也給他帶來了更大的榮譽——諾貝爾獎。
《貧窮經濟學》的寫作非常優美,像是一個柔和的聲音在對你說話,似乎不像是兩個人共同創作的。事實上,最終寫作也是班納吉一人完成的。他解釋說,迪弗洛具有把所有的材料都放在一起呈現的強大能力,而他的工作則是理順句子,讓它成為一體。
班納吉的寫作既不像學究派,也不像反貧困運動家。他對繞口的學術表述敬而遠之,對行動主義也持保留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