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印度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九阿比吉特·班納吉 (第2/6頁)
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知是什麼動因促使他從事扶貧研究。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他們曾被說成是白人的負擔,是弱國劣政的犧牲者。他們是最底層的10億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貧困線之下。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於水火之中,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為什麼貧窮,為什麼窮人擺脫不了貧窮?這是《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探討的主要問題。
阿比吉特·班納吉夫婦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他們能創業卻難以守業?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15年以來,為了弄清為什麼會貧窮,貧窮又會導致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
阿比吉特·班納吉夫妻二人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同時,《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也對關於貧窮的一些流行觀點進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窮人的依賴性越強,外部援助就越不起作用等等。他們指出,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用大量例項,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導。
該書用九章大篇幅,從營養、健康、教育、生育、風險管理、貸款、存款、創業、政治參與等九個方面探討窮人的生存、選擇和突圍,以及援助、制度對窮人的意義。窮人進行選擇的困頓以及消除貧困的理論、政策的種種困頓,在這些章節中被充分揭示出來。該書至少給我們充分割槽分選擇的兩種狀態,一種是窮人的選擇,或者說窮人的非選擇;一種是非窮人的選擇。從該書可知,選擇是需要空間的,這空間至少要大於自身的溫飽條件,否則由於可供選擇項的稀少而使得殘存的選擇毫無意義,或者說不同選擇之間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妻子埃斯特·迪弗洛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