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遊歷各國諸侯時受到的尊崇禮遇如此之高,這怎能和孔子在陳、蔡受困,面有飢色,以及孟軻在齊、梁處境困窘相同呢!所以周武王憑藉仁義討伐商紂而稱王天下,伯夷卻寧肯餓死也不吃周朝的糧食;衛靈公詢問排兵佈陣之事,孔子不回答;梁惠王謀劃攻打趙國時,孟軻卻勸說他像周太王離開邠地那樣避讓。這難道是有意迎合世俗、苟且求合嗎?就好比方形的榫頭要插入圓形的榫眼,怎麼能插進去呢?有人說,伊尹揹著鼎去勉勵商湯成就王業,百里奚在車下餵牛而秦穆公任用他成就霸業,都是先迎合君主,然後再引導他們走向正道。鄒衍的言論雖然不合常規,或許也有伊尹、百里奚那樣的用意吧。

從鄒衍到齊國的稷下先生們,像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鄒奭這些人,各自著書立說談論治亂的事情,用來求取當世君主的任用,這樣的情況多得說不完。

淳于髡(Kun一聲)是齊國人,見聞廣博,記憶力強,學習沒有固定的門派。他在進諫遊說時,仰慕晏嬰的為人,然而以揣摩君主心意、觀察君主臉色為要務。有賓客把淳于髡引見給梁惠王,惠王讓左右侍從退下,單獨兩次接見他,淳于髡始終不說話。惠王覺得奇怪,責備那個賓客說:“你稱讚淳于先生,說管仲、晏嬰都比不上他,等到見了我,我卻沒什麼收穫。難道我不值得他跟我說話嗎?是什麼原因呢?”賓客把這話告訴了淳于髡。淳于髡說:“確實是這樣。我前次見大王時,大王心思在騎馬打獵上;後來再見大王時,大王心思在音樂上,所以我就沉默不語了。”賓客把這些話完整地彙報給惠王,惠王大為驚駭,說:“哎呀,淳于先生真是聖人啊!前次淳于先生來的時候,有人進獻了好馬,我沒來得及看,正好淳于先生來了。後來淳于先生再來時,有人進獻了歌者,我沒來得及試聽,也正好淳于先生來了。我雖然讓旁人退下了,可心裡想著那些事,確實是這樣啊。”後來淳于髡再見到惠王時,一談就是三天三夜也沒疲倦之意。惠王想用卿相之位來禮遇他,淳于髡卻推辭離去了。於是惠王送給他四匹馬駕的安穩車子、成束的帛加上玉璧、一百鎰黃金。淳于髡終身沒有出仕為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慎到是趙國人。田駢、接子是齊國人。環淵是楚人。他們都學習黃老道德學說,因而闡發、敘述其中的意旨。所以慎到著有《十二論》,環淵著有《上篇》《下篇》,田駢、接子也都有相關論述。

鄒奭(shì)是齊國各位鄒子中的一位,也較多地採納鄒衍的學說來撰寫

都市言情推薦閱讀 More+
官道豔途

官道豔途

佚名
都市 連載 1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