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東西也是中西合璧的東西。
整個宣武樓內隨處可見各個朝代漢軍抗擊外族入侵的歷史畫卷、鏤紋和浮雕,整棟樓給人的氣氛就是赫赫的漢家武風。蕭雲貴希望這種武風能夠振作起民族的尚武之風,雖然是在被講禮儀之邦講了一千多年之後。
在聖武殿內,各個時期的漢軍戎裝圖在牆壁上掛著,數百名講武學堂的師生們正在觀看,不時的指指點點,興奮的討論著什麼。聖武殿是第一次迎來這麼多人。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在講武學堂內學習,但聖武殿卻是第一次來。
其實蕭雲貴也不記得這些漢軍戎裝圖有沒有錯。都是洪韻兒根據她看過的史料回憶後命畫師畫出來的,或許裡面會有謬誤,但蕭雲貴不在乎,他要的只是讓這裡的將士們知道,漢軍的光榮歷史。
“西王殿下駕到!”聖武殿的大門開啟之後,唐二牛見殿內眾人三三兩兩的在看牆上的掛畫。當即大聲喝道。
殿內眾人聞言之後,很快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個個佔得筆直,整個過程不過半分鐘時間。
蕭雲貴很滿意他們的迅捷,軍人該有的就是這種雷厲風行的態度。走上自己的主位站定後,蕭雲貴擺擺手道:“坐下!”
殿內數百人身後都有自己的座位,在一起向蕭雲貴敬了一個西殿特有的新式軍禮之後,眾人整齊劃一的坐了下去,沒有人出聲,也沒有人矯情,更沒有人推讓,他們的作風已經有了後世軍人的風采。
離蕭雲貴最近的便是講武學堂的校長,上海軍政司的林啟榮,自從蕭雲貴給他安排了創立講武學堂這個任務後,他一直完成得很好。在他對面的是上海軍政司的王闓運,他在上海講武學堂裡任職副校長,同時兼任政治司司長,他和林啟榮一樣都是兼任講武堂要職的。讓林啟榮和王闓運兩個上海軍政一把手兼任講武學堂的校長和副校長,足見蕭雲貴對講武學堂的重視。
隨後便是講武學堂西洋教官顧問團的總顧問李斯特和他的助手巴里特。這兩人就是當初蕭雲貴攻打上海之時結識的兩名英官。李斯特一度曾經擔任過太平軍的軍事顧問,但後來被文翰勳爵召了回去。當時李斯特還是軍人,英人抱定為女王效忠的思想,所以李斯特向蕭雲貴請辭。但回到國內後,李斯特馬上被解除了軍職,除了他平時得罪了太多的上司之外,擅自出任一支武裝力量的軍事顧問,這個罪名還是多少起了催化作用。最後李斯特失業了,還面臨一些軍事法庭的起訴。好在好友巴里特等人的幫忙,李斯特最後只是被開除了軍職。
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