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戰國風雲(36) (第3/7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展卷一讀便知道下頭人打的是什麼心思了。
這二人所答要評出優劣不難,但是要評出個可實行性卻不容易。
一份答卷說的是整治灌縣岷水一帶,主要治岷水之澇,兼顧灌溉作用。
另一份則是整治關中地區的平原地帶,溝通涇水和洛水,主要治旱,兼為涇河分流、改善關中平原土壤鹽鹼化。
這兩份答卷都寫得極為詳細,不難看出這二人都是有備而來。
對於三個考官來說,沒有辦法在其中選擇任何一項,一個是就在眼皮子底下,如果能夠成功便是關中平原的大豐收。一個則是稍遠一些但是一直猶如附皮之蘚一般時不時就讓人想要撓一下又不好下狠手的蜀郡。
這兩份計劃書若是單獨出現,定然會讓他們欣喜若狂如獲至寶,但如今便只剩下為難了。
就連嬴稷也十分意外能夠看到第二份答卷。
坦白說對於蜀郡那份他心中已有準備,那日自李冰處歸去之後他更是掏出了蜀郡地圖看了又看,也拿著當地的縣誌算了又算,雖然外人並不知曉,但是嬴稷其實已經開始為蜀郡的工程做起了準備。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時候又來了一個讓他心動不已的計劃。
如果二者並行……
他保持沉思的姿勢抬了抬手指,輕聲道:“去把丞相請來。”
范雎一聽嬴稷詢問能否同時開兩個大型工程,表情立刻就苦了下來。
他將兩份計劃書看了一遍,然後告了一聲失禮,請來了治粟內史和御史大夫,三人盤算了半天,給了秦王一個肯定的答覆。
倒不是秦國如今勞動力富餘,而是因為灌縣的治理屬於蜀郡,自蜀國歸秦國管制之後一直都是一個不服管地帶,而自從糧倉計劃落空後,這塊地方就被秦國暫且放置,大有任其自生自滅之意。
主要原因蜀道難,進出都難,當年若非張儀想出了一個石牛計令蜀地自行開路,秦軍想要入蜀絕非易事。另一原因則是蜀郡自歸秦後教化難,當地人不服管,秦蜀兩地難以融合。
蜀地民風彪悍,巫祝勢力強大,而秦已經進入了法治,絕不能允許一個地方有另外的勢力居於律法之上,便是因此雙方衝突極為劇烈。
秦國此前著力東顧,暫時懶得管南邊,也沒有發動蜀郡人口充軍,因此蜀郡人力消耗不大。所以如果要在蜀郡治水,大可發動當地蜀人。
倒是關中地區一帶的水渠建設需要動用秦國本土力道,如此,同時進行兩個工程在人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