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戰國風雲(24) (第1/6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在兩位父親談到自己兒子的時候,作為話題主人的呂安在做什麼呢?他在賺錢。
沒錯,呂不韋對自家兒子的猜測半點錯誤也無,呂安真的是一個特別有憂患意識的小寶寶。
在一家人暫且落腳後不久,作為這個家裡頭唯一的男子漢(自封),呂小安在院子裡上上下下轉了幾個來回之後就同母親以及趙姬開誠佈公地談了談,然後將家裡的財政情況摸了個透,於是小孩的表情登時就嚴肅了起來。
呂不韋當然不會沒有給妻子留下財物,他是行走諸國的老油條,異人身上發生的傻事當然不會發生在他身上。加上他持有趙國和秦國的正式文書,也不會有人敢為難他,這一路行走也並未遇到山賊匪患,也沒什麼意外開支,在抵達野王城的時候呂不韋等人可以說尚且是荷包滿滿。
事實上,呂不韋根本就沒有對異人那邊的資金帶有希望,對方能夠將金片子一起帶回來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而且呂不韋早早就開始佈置,若是他真的到了現在這步就山窮水盡,那未免也太小看他了。呂家在秦國除了田產之外也有些其餘的零碎產業,除了這些之外,他手裡頭也還握著好些個底牌,不過要動用那些還需要些周旋時間罷了。
但是這些呂不韋都沒有告訴兒子。
在一路西行的過程中,呂不韋將自己的計劃和情況對著兒子半真半假地說了大半。他相信自己的兒子,雖然小崽子今年不過實歲七歲,往大了算也不過九歲,而且不久前還做出了偷吃糖把牙齒崩掉的淘氣事,但呂不韋就是相信兒子知曉輕重。
呂不韋雖然入了商籍,但他選擇這條路的原因是為了呂家未來的傳承。如果將自己的兒子教成了傻子,那他就算賺下金山銀山也是給他人做嫁妝,此前的一切犧牲更是毫無意義。
這個世界上難道還有比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進行投資更重要的投資嗎?
呂不韋清晰地知道這一點,因此他給兒子尋找這世間最好的學者拜師,平日裡也將兒子帶在身邊言傳身教,鼓勵孩子對於觀察到的情況進行發言,而最重要的是——在關鍵時刻,他還將重擔放到了兒子肩膀上。
這並非是揠苗助長,而是在先秦時期戰亂時代,孩子們的童年都很短。這時候可沒有什麼未成年保護法,在生存的壓力下,先秦時期的少年兒童們普遍早熟。
作為父親,呂不韋自然覺得孩子千好萬好,但是作為呂家的家主,呂不韋卻要用審視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繼承人。
而要觀察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