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小狼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斂財的數不勝數。
各級稅官收稅也不再依照稅法收稅,而是想方設法,羅列名目多收,不僅可以突出自己工作能力很強,而且自己也能從中多撈一點。
這次鄉佐帶著自己的收稅班子來到雞泥村,是聽說今年雞泥村來了很多難民,還開墾了不少土地。
在大漢,稅賦徭役都是按人口和土地收的,這人口就是錢啊,所以趁秋收季節,他直接帶人來雞泥村收稅賦了。
看到雞泥村的繁忙景象,鄉佐知道這一趟不白來,甚至賺大了。
一個成年人算800錢,孩子300錢,土地十稅一,林林總總加起來不得30萬錢?
所以鄉佐看到張鐵牛二人,臉上也帶著老菊花般的微笑。
鄉佐:“恭喜,恭喜,村長大才,竟如此災年,喜獲豐收,是為大功一件,本官當上奏為您請功。”
張鐵牛趕忙換上官腔:“當不得上官如此誇讚,此乃小民本分,今日試收秋糧,正待通稟上官。”
“上官這邊請!”張鐵牛彎腰虛引,又對王進打眼色道:“來人,上茶!”
王進轉身離去,張鐵牛領著鄉佐往村頭樹下剛搭的涼棚走去,介紹道:“大人,請到涼棚稍事歇歇,此地視野良好,便於大人統計工作。”
鄉佐聞言,直呼“好,好!”心道,這村長上道,不遮遮掩掩的,這次應該能撈不少,到時候可以多漏點給他。
滿意地看了下張鐵牛,鄉佐道:“村長可得閒?為本官講解雞,雞泥村的發展情況,傳言你們今年可是大肆發展,收穫頗豐啊。”
張鐵牛賠笑道:“都是村民努力,他人謬讚,大肆發展談不上,確是小有收穫,我村現有丁口220口,老壯共有133口,孩童87。”
張鐵牛也不敢隱瞞,雖然現在收稅的是亂收,挨家挨戶搜人這個傳統卻沒落下,甚至還變本加厲。
“共有上田50畝,中田200畝,下田300畝,大人,您看我們需要交多少賦稅?”張鐵牛把土地改改資料,介紹完之後問道。
那鄉佐聽了張鐵牛介紹的人口情況,和自己知道的並無出入,對後面的田地並不甚在意,收稅他們自有一套方法。
人口稅算好之後,加一倍就是總稅了,這些小民絕對吃不到他們的便宜。
無師自通地坐在凳子上,敲敲木桌,鄉佐懶洋洋地道:“今年徵收標準是算賦300錢,口賦100錢,更賦500錢,田租十稅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