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輪子 (第4/8頁)
菲利普·普爾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投入之前,她拿出那本破舊不堪的紙皮書和歐耆草稈,查詢《易經》:我該在此做這事,還是該繼續前往別的地方搜尋?
回答是:稍安勿躁,不安則消,混亂主寸後,方見大法。
還有:如山之靜謐源自山中,故智者不使意志偏離其境。
這已經再清楚不過了,她把歐耆草稈收起來,合上書本,然後才發現自己周圍已吸引了一圈圍觀的動物。
其中一個說:問題?許可?好奇。
她說:請看。
他們的鼻子靈巧地活動著,用她剛才的數數方式排列著那些歐耆草稈或翻著書頁。他們驚訝她的手是成雙成對的:因為她既可以拿著書又同時翻書,他們喜歡看她把手指交織在一起,或者玩兒時的遊戲――“這是教堂,這是教堂的尖頂”,或者做那種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交叉翻動的動作,阿瑪就是用萊拉的這種動作來作為避邪的符咒。
他們一看完那些草稈和書,就把布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回她的帆布揹包。古中國典著上的這些資訊使她高興而放心,因為根據它的解釋,眼下她最想要做的事情正是她應該做的。
於是,她心情愉快地著手對穆爾法做更多的瞭解。
她瞭解到他們有兩種性別,過著一夫一妻的生活,他們的後代有著很長的童年期:至少十年;根據她對他們的解釋的理解來說,他們生長得非常緩慢。在這個居住地有五個幼獸,有一個幾乎已經成年,其他幾個在成年與未成年之間。由於比成年獸小,他們還不會應付種莢輪子。孩子們不得不像那些食草動物一樣行動,四腳全部著地。儘管他們精力充沛,喜歡冒險(疾行到瑪麗面前,然後靦腆地跑開,試著爬上樹幹,在淺水裡嬉戲等等),但是顯得很笨拙,彷彿有什麼不對勁。相比之下,成年獸的速度、力量和優雅令人驚歎。瑪麗看見幼獸們很渴望有一天那些輪子會適合他們。有一天,她看著最大的那個幼獸悄悄地來到放著一些種莢的倉庫裡,試著把自己的前爪套進種莢中間的洞裡,但當他試圖站起來時,卻一下子摔倒在地,把自己給卡在裡面,聲響引起了一頭成年獸的注意。幼獸焦急地尖叫著拼命掙脫。看著那個氣急敗壞的母親,和在最後時刻掙脫出來並逃開去的羞愧的幼獸,瑪麗忍不住笑了。
種莢輪子顯然是至關重要的,不久瑪麗就開始看出它們是多麼富有價值了。
首先,穆爾法花大量的時間維護他們的輪子。透過靈巧地抬起和扭轉爪子,他們可以把爪子從洞中滑脫出來,隨後用鼻子對輪子進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