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傳言甚囂塵上之時,那個進言接回廢太子的詹事竟被廷杖,於是這個猜測,也就隨之破滅。
群臣私下再議此事,認為日後有兩種可能。第一,皇帝老來得子,則一切難處迎刃而解。第二,皇帝日後只能從宗室擇選合適子弟,過繼以承其皇位。萬萬沒有想到,今日萬壽之際,情勢竟又突變。
群臣終於見到了極有可能的未來儲君,這原本是件好事,但今日之前,誰也沒有見過這孩子,更無人知道他的來歷,於是此刻,吏部尚書何工樸、禮部尚書張時雍,右司馬陸項,以及劉九韶等這些個平日常在御書房裡走動的堂官大臣,無不成了眾人圍堵的物件。
承天門前的鴿群尚在空中徘徊之時,一個傳言,便已迅速地傳播了開來。
瀏陽王此次再次得以奉召入京,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但據說,他這趟入京,不但是為賀壽,還為皇帝帶來了一個孩子。
這個孩子是皇帝的親孫,其父是皇帝年輕時遺在外的龍子,此子不願歸宗,遂將皇孫jiāo託給當年事的知情人瀏陽王,如今,瀏陽王奉命將皇孫帶回了京城,認祖歸宗。
瀏陽王帶來的皇孫,便是今日被皇帝抱上午門的那個孩子。
這個訊息徹底攪翻了朝堂,未至傍晚,又有新的傳言流了出來。
據說,事情起於三十年前。天禧帝登基後,將當時還是雲中王的今上藩困於雲南。彼時的雲中王,年輕氣盛,心中苦悶,有個大半年的時間,曾私離藩地四處遊歷,便是行經瀏陽王所在的湘西之時,偶遇神女(女祭),二人結下姻緣,但那女子心繫子民,不願隨雲中王歸往雲南,雲中王亦外出許久,需急歸藩,無奈和女子分開,神女後誕育一子,子再生孫,後二十年間,因雲中王受天禧帝猜忌更甚,yin差陽錯,多年以來,皇家血脈不得歸宗。如今皇帝年老,日漸思親,遂命瀏陽王將孫兒帶回京城,擇日拜祭太廟,認祖歸宗。
瀏陽王夫婦,便是三十年間關於此事的見證者,亦是將皇孫帶回了皇宮的執行者。
群臣瞠目。
有恍然大悟的,有激動萬分的,也有疑慮重重的。
恍然的是終於明白了,幾十年間默默無聞的瀏陽王,當年為何會得到皇帝青眼,厚賞有加。
激動的是大魏有了皇孫。怪不得皇帝不願復立太子,且看皇帝今日的架勢,必是要將那孩子立為皇太孫了。
疑慮的是這孩子身世背景裡的關於"神女"傳言的可信程度。
但那孩子是皇帝親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