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點,毋庸置疑。
皇室血脈,尤其皇帝子嗣,關乎江山社稷,不容半點差池。倘這孩子來歷不明,以皇帝的jing明,他怎可能被瀏陽王所欺?
何、張、陸等人,在得知傳言後,被人問及,皆三緘其口,並不表態,就等皇帝的下一步動作。
而事實上,比起或震驚或疑慮的朝臣,此次再次入京的瀏陽王夫婦,二人心中的駭異,才是真正的莫可言狀。
四年之前,瀏陽王夫婦載恩出京,次年,李元貴秘密來到王府,傳了皇帝密旨,要他夫婦"生"出一個老來之子。王妃遂往腹部裹帶,逐月加厚,"懷胎"十月之後,"生"了一個"兒子",為掩人耳目,瀏陽王還去民間秘密抱了一個男嬰入府,隨後上報宗人府,入了宗室碟譜。
瀏陽王夫婦心裡明白,三年前,皇帝要他夫婦"生"出這個"兒子",應是為了日後借"宗室過繼"之名,扶立某個皇帝真正想立為儲君的孩子,因此事關係重大,夫婦守口如瓶,三年來,將那抱來的孩子養在王府之中,極少露面,做好一切準備,只等來日聖旨到了,便將真正的儲君以王府世子的名義,送入京城。
不管皇帝想立什麼人為儲君,這個法子,從四年前起便開始籌謀了,時至今日,可謂面面俱到。
夫婦兩人,怎麼也沒想到,臨末了,也不知為何,皇帝竟棄了這個籌謀了數年,顯然更萬無一失,絕不叫大臣能起半點疑慮的立儲法子。
如今這個當年"神女"之說,也不是不行。倘若皇帝的手腕足夠qiáng硬,力壓四方,自然也能成事。沒有哪個大臣敢去懷疑,做皇帝的,會胡亂認下一個血脈不明的孩子來充當皇孫。但比起jing心籌劃了數年的"過繼",這法子,顯然有些倉促,倒似是臨時起意,恐怕也會引來大臣的猜測。
瀏陽王夫婦實在驚詫。但皇帝的命令豈會不遵?自是照了吩咐,暗中行事不提。
……
嘉芙人在蕉園,隔著重重殿宇,至午,隱隱之間,彷彿也聽到了東南方向那一陣排山倒海般的山呼萬歲之聲。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